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四十一章 聞思歸(1/4)

作者:貓疲字數:11036更新時間:2020-05-12 03:37:30

    雲南城中,我正坐在木樓上聽下麵的參軍領班杜佑,唱報各族土貢的名錄,其中有仆子部獻的鳥彩披氈、長鬃部獻的馬鞭鞍轡,茫部獻的彩漆器皿,金齒部獻的七色桫欏錦,還有浪穹部獻浪刀一千口,鐸鞘兩百件、犀甲三百件。。。。

    廣場上堆積如山的特產,經過這些的交易,絲毫沒有減少的跡象,都是專門挑選出來具有繼續貿易潛力和價值對象,也是要作為臣服的禮物,進貢給成都的老皇帝。

    “這就是號稱吹毛透風的吳鉤,”

    我把玩著手中精美的樣品,包銀縷金玉色象牙柄,象泉水一樣清泓的刀麵,隨手輕輕抖動流淌著銀白的光華,淺淺的環鍔是兩條纏轉在一起翼角蛇,白犀牛皮的軟鞘,用金線紋著盤轉的龍蛇,合鞘起來就是一條銜頭咬尾的精美束帶。拿到中原去售賣,至少要二三百萬錢一口。

    據我所知,這時南詔的手工業很興盛,最好的防具是因地製宜,用犀、象皮製作的甲胄,形式精巧,質堅如鐵,還可以辟水,隻有軍隊中最勇武的人,才可以穿戴。

    南詔的冶鐵技術很高,南詔軍隊大部分兵器皆為鐵製品或鋼製品,刀劍犀利柔韌,為南荒各族人民所珍視。其中最著名的有鐸鞘、鬱刀、南詔劍等。

    鐸鞘出麗水節度使,狀如刀乾殘刃,裝以金穹鐵,其鋒利是“所指無不洞”,鐸鞘尤受南詔王的器重,每次征戰都必佩鐸鞘。是也是最精銳的王軍主要裝備。按照長短和不同地域的樣式,鐸鞘分為6種:綠婆摩求、虧雲孚、鐸芤、鐸摩那、同鋒、朱苛等。

    而鬱刀是僅次於鐸鞘的兵器,獨特在有其絕妙的鍛造秘方,要用毒藥、蟲、魚之類,淬以白馬血,經1數年乃成,因此刀刃有巨毒。中人肌膚者立死,不過因為條件苛刻,這種東西數量反而並不多。

    相比上述兩種。

    南詔劍才是最主流地兵器,和唐朝的橫刀一樣,南詔劍有諸多的種類和樣式,既有形似後世狗腿開山彎刀的藤刀。也有細尖如新月的蠻刀。但其中最有名的就是吳鉤。是貴族和平民時刻不離身的武器,造劍之法是“鍛生鐵。取迸汁,如是者數次,烹煉之”,屬於巢鋼法下煉鐵成鋼地鋼製品。劍成,即以犀裝頭,飾以金碧,不但自用還遠售賣及周邊各國。

    而南詔兵器中。以浪人詔所出刀劍最為鋒利。故稱浪劍,據南詔王所佩即為浪劍。這浪人部侍奉王家也有六七代了,這次居然也來向唐軍獻禮,意味著什麽“那就召見一下把。。

    我想了想道

    “是”

    打龍尾城後,龍武軍的搜掠部隊,又新增加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收羅南沼境內的工匠,然後全部送回劍南去。

    當然了,實際操作中,也有就算帶不走,也不能讓他們回到南沼人的手中秘密指令。這可不僅僅是我對南沼特有工藝的興趣,也是戰略層麵上考慮地東西,畢竟手工業也是古代生產力地一個重要指標,雖然不是那麽顯著,特別是針對這麽一個相對落後,奴隸製國家來,工場毀掉隻要有人力和資源,就可以再建,但是培養一個合格地學徒到熟練老師傅,卻需要很長的時間,更別相關技術傳承地缺失和斷層,足夠對南沼的戰爭潛力,造成長遠而隱性的損失,延緩其戰後的恢複。

    如果有可能的話,我倒想將這些浪人蠻的工匠部落,全部給我遷到劍南去,以補償流民大營所受的損失。

    就聽樓板登登聲中。

    “成都來鷂書了,河北有事發生”

    滿臉疲憊地崔光遠,走上樓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