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百四十七章 餘燼(1/5)

作者:貓疲字數:14324更新時間:2020-05-12 03:37:32

    “對不起”

    普陀氏大首領郭黎,指揮著親近的族人將,長老們一個個斬殺。

    “我隻想讓族人過的更好一些。。。至少唐人要的東西不會比王家更多,普陀不能守著境內諸多的礦藏,卻隻能為別人牟利”

    就象回光返照一樣,隨著王軍主力的再次失利,受到雲南城事變鼓舞,而蜂起響應,四處襲擊唐軍有關事物的熱潮,也隨之偃旗息鼓,然後是各山送來的一堆人頭,這就是南荒特有的殘酷生存現實。

    淹沒在熊熊大火和黑煙中太和城已經遠遠的消失在身後,但遮蔽日的煙跡,隨著深冬刻骨的冷風,漂移在洱海平原上,據晴明之日百裏內依然可見。

    相比進軍洱海平原,整兵束甲形同武裝巡遊示威式的輕描淡寫,在太和城內又是另一番光景。

    再的國家也有危難關頭的烈士忠臣,哪怕南沼王室已經很不光彩的逃走了,但是太和城中,仍有相當部分居民和官員留下來,滅國亡族的恥辱和威脅,似乎讓這些人血管中來自祖先膘勇和無畏的重新爆發出來,在唯一一位大內算官勿羅兀的率領下,各自帶著族人和家兵,依仗著街巷坊市,對唐軍的到來進行堅決的抵抗,直到一個個連同占據的建築被摧毀。

    特別是大內算官勿氏一族七百多口插滿箭隻和兵器的屍體,從金剛城一直鋪到了王大衙的階梯上,大內算官勿羅兀本人則在親眼看著全部子弟都戰死後,守著曆代大王的神主,站在堆滿柴禾地王祠大廟裏。親手把自己和身邊的一切,變成一枚巨大而醒目的火炬。

    而在在太和城到金剛城地各條街道上,龍武軍第一次出現不下與正麵決戰的慘烈傷亡。幾乎到處是相擁而死的雙方將士的殘肢斷體。

    作為先期進城的林字營率領驃國奴聯軍,幾乎大半覆滅後被打出來,然後是附近趕到另一大邊軍主力----戎州軍的移風、伊祿、義賓、可封、泥溪、開邊、平寇諸營也被陷在街巷中苦戰,甚至是後續趕到清剿的援軍中,劉昌周、呂希用等人也中了南蠻人淬毒的冷箭,若不是因為鎧甲足夠好,又有隨軍醫官呆子和特效藥在附近,差點就死掉了。

    因此慘烈的傷亡之下,我根本沒有欣賞遊覽古跡地機會和心情。龍武軍搶光庫藏和富室之後,就堵住六門。用堆滿收集來燃料的大車。將一切還在抵抗和戰鬥地地方燒光。

    看著這一座西依蒼山東臨洱海地充滿了西南曆史與文化古跡,遍布雕像與建築的精美之城,在我的命令下一點點地變成在火焰和死亡中哀號的死城。我心中已經麻木的甚至是猶如死水一樣的平靜。

    不知道這算不算毀滅曆史文化古跡。後人又會怎麽評述。

    龍武軍最終出色的執行了刮地三尺,寸草不生的優良傳統,將王宮和王宮附近的官衙、庫房洗劫一空,連木雕和牆柱上地金銅貼片也沒放過,然後為了減少傷亡,將抵抗者連同大片地建築一起燒掉,再從廢墟裏找出那火燒不掉的金銀熔快收集起來。作為戰利品。

    這就是國家實力地差距。同樣的戰爭損失,大唐敗了隻是輸掉一個局部。但是對南沼,就是輸掉整個國家的將來,特別對這麽一個曆史很短暫的,並沒有形成文化的核心的新生國家來,強力統合了眾多民族,卻有一下失去大部分威懾的力量,後果可想而知的,

    唐軍到來在多數時候,隻是作為一個外在的誘因,將長期積累的東西一下子引發出來,那怕蒙氏還擁有巍山的根本之地,還擁有牢哀蠻這個最堅定而善戰的盟部。但已經無法遏止王權和威信的崩解,依靠強大武力建立的政權,被更強大的力量擊敗後,結果就已經基本注定了,雖然這可能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