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九四章 港口之爭(上)(1/3)

作者:三戒大師字數:6622更新時間:2020-05-15 00:44:11

    九月底,陳恪到達了廣南西路,受到了廣西文武的熱烈歡迎。//.  //

    要知道,大宋自太宗朝以來,非但沒有增加過任何領土,反而不斷的喪師失土,軍心、民心都頗為不振,甚至都沒人敢‘收複燕雲’之類的豪言壯語。

    大理的歸附,就像給大宋朝打了一針雞血。要知道,大理國的土地,自古就是華夏王朝的領土。漢武帝、諸葛亮,唐太宗這些偉大人物,都曾經在此建立過統治秩序,後來因為唐王朝的錯誤政策,使南詔國獨立出去。自此,彩雲之南便脫離中央朝廷達二百年之久,就連英明神武的太祖皇帝也沒有收回。

    如今,大理歸附,金甌得全,且並非通過野蠻的征服戰爭,而是大理國王主動獻國,這實在太符合文人政府的審美追求了……士大夫們在政治上,追求的是以仁義治理下的王道。其最高境界,就是所謂的‘我行王道,諸夏歸附’!

    現在,大理國這個大號的‘諸夏’來歸附,豈不是證明大宋朝的仁政很成功,王道已經到了很高的境界?豈不是證明,大宋朝的君臣,是很稱職、很仁義的?

    原本因為又生了閨女,而悶悶不樂的官家,也一掃心中煩悶,興高采烈的去太廟告祭祖宗,還在親自主持郊祭時,向上報告了這一好消息。自然也少不了厚賞眾臣、大派官爵……四品以上的官員,每人都得到了一個恩蔭的指標。其餘官員。幾乎得到相當於一年俸祿的賞賜。

    僅僅這些慶祝活動,就花費了一千萬貫,絕對可以讓明清那種屌絲王朝顫抖不停。

    對於有功之臣,自然更要厚賞。朝野已經有傳聞,王珪一回到京城,就會宣麻拜相,範鎮也當如此。但這家夥太討厭,官家不愛見到他,所以隻給他加官進爵。不讓他回京……宋朝官職分離的好處就體現出來了,就算你是總理級別的官員,一樣在地方當市長。不存在什麽廟容不下大菩薩。

    至於陳恪,官家欽點的新科狀元,本就是赤手可熱的人物。而今,他及第後便領命出使、萬裏疾馳返京,金殿上舌戰眾相公,最終服朝廷出兵的故事,已是下皆知。世人最愛少年英雄,官家亦喜他給自己長臉……本來官家點這個狀元,就是力排眾議,不少大臣背後議論。是因為陳恪和官家沾親帶故的原因,讓趙禎有口莫辯。

    沒辦法,誰讓趙禎有前科呢?當年慶曆二年那屆,本來狀元是王安石的,後來他因為‘一言不慎’丟了狀元。但了解內幕的都知道。其實根本不是那麽回事——真相是曹皇後看上了年少英俊的楊寘,想招為侄女婿。為了給這樁親事增光添彩,也有‘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想法,趙禎筆杆子一抖,把狀元給了楊寘。

    人隻要做一次賊,日後別人就總覺著你是賊。所以這次。也少不了官家又給親戚走後門的議論。要知道宋朝士大夫的嘴巴,損起人來可不管你是皇帝還是相公,遑論陳恪一個新科狀元了……也得虧他馬上就離京了,否則少不了在各種場合,被人冷嘲熱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