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九七章 滇銅(中)(1/3)

作者:三戒大師字數:6818更新時間:2020-05-15 00:44:16

    轉過年來,到了二月份,因為某樁意外事件,紅水河工程,已不可能按期完工了……

    根據各施工段的進度情況,開通航路所必修的四十三灘中,已經修完了三十六灘,剩下最為艱難的七灘,工匠們雖拚力開鑿,但依舊險象環生,仍須數次轉運才能通過。//.  //

    此段約百裏的河道能否開通,也是各方麵爭議的焦點。鑒於此處險灘鱗接,岩窄難行,陳恪、沈括以及特意趕來的蘇頌三人再次組織會勘,為顧全局工程,最終陳恪做了讓步,同意暫時避開此七灘,改用旱道……在大修河道的同時,沿河的驛道也修建完畢,平坦寬闊的水泥路,沿途六十裏一驛,完全是宋朝國道的標準。

    其實在陳恪,自然斷不肯稍留不盡,貽功虧一簣之憾,但工匠們已然竭盡全力,隻能先以旱路權宜,等到來年再圖暢通了。不過盡管對七灘完工不報希望,他卻沒有下令停工,反而把獎勵標準提高,鼓舞身心俱疲的官民們不要鬆懈,能把硬骨頭啃掉一點算一點。

    其實落到今這般田地,並非沈括低估了工期,而是因為災人禍……

    這樣浩大的工程,自然引起大理國內的注意和不安。

    不安是很正常的。千裏紅水河,在之前的千年裏,一直是‘蠻夷資為塹,商旅視為畏途’的存在,也是大理國得以偏安的重要條件。難以想象,大理國若沒有山高水深的然屏障。當年宋太祖能出‘此地非吾所有’的話來。

    盡管大理君臣已經獻土歸降,但誰都知道,那隻是名義上的稱臣。所謂‘高皇帝遠’,不正此處最好的寫照?可要是大宋把紅水河修成航道,從此塹變通途,朝廷對大理的控製力將大大增強。

    這是仍滿心在大理做土皇帝的各路諸侯,無論如何也不願看到的。但現在大理是大宋的領土,他們是大宋的臣子。大宋想在自己的土地上修河,並不需要征求他們的意見。

    塌下來個兒大的頂著,所有的目光都聚集在三大家身上。當然,楊家新敗,又遠在滇西,且明顯在大宋的庇護下才保持三足鼎立之勢,此時是萬萬不會出這個頭的。

    隻能看段家和高家的了,段思廉是滇王。大理境內理論上都歸他管;而高家則是滇東實際的主人,大宋就是在他們的地盤上修河,於情於理,都該過問一番的。

    其實一開始,高升泰就聞風而至,看到如此浩大的工程,他直感覺腿肚子轉筋,對好容易才見到的陳恪道:“大人,朝這是要作甚啊?”

    “世子怎麽還能‘朝’呢?”陳恪淡淡笑道:”難道你不是朝廷的官員麽?”

    “哦,多年習慣。一時順嘴了。”高升泰趕緊改口道:“是朝廷,不是朝。”

    “要注意啊,咱們熟,你怎麽都沒事兒。”陳恪道:“可要讓別人聽了,難免會以為士子,還沒把自己當成宋人啊。”著似笑非笑道:“世子,不會真讓我著了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