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零八章 捺缽(中)(1/3)

作者:三戒大師字數:6836更新時間:2020-05-15 00:44:34

    打那起,遼人再不像以前那樣,有事沒事兒的挑釁。//.  //但這隻是表麵現象。事實上,他們的示威從沒停止,而且采取了讓宋人無法反駁的方式。

    比如他們會故意帶著宋使繞遠路,以示其幅員廣大,山河壯麗的大國氣派,末了還總要加一句:“真不明白,如此壯美的山河,你們漢人為何要拱手相贈。”

    起先趙卞還會很認真的辯解,石敬瑭是沙陀人。但反而會引起遼人更得意的回憶:‘那後晉和北漢的兒皇帝、孫皇帝們,實在是太乖巧了……’

    後來趙卞幹脆當起了紮嘴葫蘆,全當是一群蒼蠅在嗡嗡亂叫了。趙宗績和陳恪,則一開始就不聽他們聒噪,一心遊山玩水。陪同的遼國官員並不知道,他們倆是在考察燕雲的大山河流、險關要隘……盡管朝廷有這方麵的資料,但百聞不如一見。來過見過,是做出正確判斷的先決條件。

    就這樣一路向北,從新城縣前行七十裏到涿州,從涿州前行六十裏到良鄉。由良鄉前行六十裏到幽州。幽州即遼國五經京之一的南京,城方三十六裏,城內人口繁盛、坊市、廨舍、寺觀林立,看上去要比大理城還發達,當然和汴京沒法比。

    自幽州北行至順州,由順州前行七十裏到達檀州,也就是後世北京的密雲縣。從檀州前行近二百裏,到達古北口,古北口又叫虎北口。是著名的雄關,後世有京師鎖鑰之稱。遼國在這裏設有驛館,當使團就在此打尖。

    宋使在此下榻時,有一個必去之處。便是‘楊無敵祠’。楊無敵,即楊業,作為一名與遼人作戰犧牲的宋將。卻得到遼人崇高的尊敬,他們甚至為他立廟祭祀,且香火十分旺盛……

    趙宗績和陳恪沒有用晚膳,便帶了香燭供品、離開驛館,往北山上趕去。此時夕陽西下,四圍鬱鬱蒼蒼的鬆樹。在萬丈紅霞襯照下。一座兩丈高、一丈寬,磨磚對縫、虎頭對門的氣派山門,映入眾人的眼簾。

    隻見山門兩側有對聯一幅,上聯是:‘楊老令公做事忠實不二’。下聯為:‘專祠一座表揚英勇無雙’,橫批是‘氣壯山河’。如此糙而壯的對聯,據是出自遼聖宗之手。

    從山門上去,便見一個座北麵南,前後兩院的大祠堂。此時日暮,院裏隻有個知客,倒很安靜。

    一眾宋使來到祠堂正殿前,便見到楊老令公的一丈塑像。老將軍身披金甲、外罩蟒袍。一手捋著胡須、一手握著劍柄,威風凜凜的端坐在寶座上。

    老令公的兩側。還立著與他一同戰死的長子楊延玉、部將王貴!

    三人的眼睛雖然是泥塑金描,但分明放射出淩厲的光。讓所有人都不敢直視。愧對老令公呐!

    除了上香外,陳恪還受楊懷玉所托,代楊氏子弟來拜祭老令公。

    令公祠中,香燭嫋嫋,陳恪和趙宗績在銅盆中燒著紙,火光跳躍,將兩人帶到了七十年前……

    那是漢民族複興失敗的一曲悲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