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三五一章 冬 (上)(1/3)

作者:三戒大師字數:6604更新時間:2020-05-15 00:46:10

    -

    經筵剛剛結束不到半月,汴京印書社便推出了十萬冊《大學章句集注》和《中庸章句集注》,然後迅速擺上了汴京、洛陽、杭州、鄂州、廣州、成都的數千家書店的書架上,而且全都是在最顯眼處。

    沒辦法,汴京印書社以其超快的印刷速度,超高的印刷質量,超低的印刷費用,已經吞並了汴京七成以上的印社,組成了一家擁有七千工人的超級印刷集團,壟斷了汴京九成以上,全國六成以上的出版業務。

    所以除非那些書商想改行,否則就得乖乖的,按照這家出版巨頭的要求做。

    其實這不是陳恪的意思,是他的手下在拍馬屁而已。本來按照陳恪的意思,是先印個兩萬冊,慢慢賣著,慢慢發酵,如果出了什麽問題,自己也好收拾。

    這下可好,幾日之間,《大學章句集注》和《中庸章句集注》兩本書,便傳遍五湖四海。隨之而來的,是鋪蓋地的各種聲音。

    首先自然是讚譽。因為陳氏理學是如此精致的一門哲學。這樣的學問擺在你麵前,你縱使不信,也很難不感到心折。因為中國自從先秦文化斷層後,就再沒有形成一門完備的哲學。在漢儒學、佛道思想,相繼被證明失敗後,人們太需要一種可以指引他們的思想了。

    但也正是因為經曆過太多的挫折,他們不會輕信任何學,總要充分的質疑之後。才會一點點的去接受。

    所以整個冬,陳恪家門口、還有武學院門口都擠滿了前來討教、拜師、辯論、質疑的儒者、書生。有人甚至從廣東趕來,就為了吐他一口老痰……當然,這樣的人是極個別的。

    陳恪也不得不把大量的時間,放在釋疑、解惑、乃至辯論上。整被這樣圍攻,饒是他鐵打的身子也吃不消,最後隻能宣布。每五一次,在武學院的講武堂中,集中會見一批拜訪者。

    講武堂是皇家武學院仿照後世的禮堂。新建的講堂,水泥混凝土結構,最多可以容納兩千餘人。有原始的擴音設備,可供武學院上大課之用。

    陳恪把這些人集中在一起,最大的好處是,可以避免回答重複的問題。事實上,他每翻來覆去回答的,差不多就是那麽十幾個問題。

    諸如‘你格物窮理,那麽把聖人放在哪裏?難道我們隻需要格物,就不需要再學習聖人了麽?’

    陳恪的回答是:“當然不是,沒有聖人指引,你如何去格物?內修己身。外窮物理,皆需要遵從聖人的教誨!”

    又有人問:‘你‘萬物之界為實在,分門別類窮其理者,皆可入道’。難道我研究草木也能入道?’

    “理有萬千,但道隻有一個。”陳恪道:“道蘊含在萬物萬理之中。所以每個理中,都蘊藏著道的一部分。按應當窮萬物之理,方可得道。但人有智慧,可以總結歸納、可以舉一反三。所以你隻要能窮究一門一類之理,便可得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