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零二章:設想(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988更新時間:2020-05-27 07:41:00

    百家,呂哲最為重視的其實也就那麽幾個,而有了這幾個學派,想要將社會進入良‘性’發展也算是有‘門’了。

    首先是兵家,想要恒強,無軍事沒有安全保障,擴張更是無從談起。這個學派若是為國根基一點都不會顯得誇張,可惜的是這個學派也是最難以招攬且不知道該從何招攬而起的一家。

    呂哲懂得非常多的論著,他已經抄寫出相當多的軍事著作,挑出部分供給麾下將領借閱,也開了兩次速成班為武將講解。

    教導實際戰例的課程並不困難,難的是怎麽讓將領們去將學到的知識靈活應用,呂哲親自教導的武將其實也不多,不過是那些從夷陵跟隨起兵的心腹,所以從某些方麵來他不但是眾多武將的君主,更是這些武將的授業恩師,這也是為什麽他對軍隊實際掌控力那麽強的原因之一。

    在接下來,呂哲會挑出關於講解戰術的一些著作,先教給部分將領,然後召集基層軍官由親自教授的那些將領進行講學,會達成什麽樣效果不太好,不過也算是進行一次試驗。

    呂哲的舉動並不顯得多麽的特立獨行,其實在秦軍這樣的教導方式已經進行了差不多一百五十年,秦軍的百將級別到軍侯這個軍階,他們都會從一些下派的人那裏學到相應職責的知識,這也是為什麽秦軍善於陣戰的主要原因。畢竟屬於百將、五百主、軍侯的列陣知識被教導,已經有了相關的戰術素養。

    要是按照現代的學法,秦國的軍隊是在培養基層的士官。多麽先進的思想。對吧?呂哲在當初了解到升任百將需要進修就察覺出秦軍對百將升任要求的用意,那是在用這些合格的士官來確保軍隊對戰術的執行能力。

    既然察覺出秦軍已經在做,呂哲沒有理由舍棄不用,甚至他應該做得比秦軍更加徹底一些,畢竟現在傳播知識還是比較開放‘性’,哪怕是傾盡所學的教導也不會被罵傻子,也就隻有世家把持知識的年代。什麽都喜歡捏著藏著。

    軍隊強,國家的安全有保證。但是光是軍事強悍不足以強國。

    對於兵家的招攬呂哲已經在做,他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招攬到所謂的兵家,不過在其它方麵倒是進行得相對順利,特別是在墨家和醫家的招攬上。

    在‘春’秋時期。墨家管得比較寬,在農業、工匠、醫學、兵事、禮儀,似乎墨家都喜歡‘插’手一下。

    墨家將手伸得太長了,得罪的也就多,所以墨家越是強盛敵人也就更多。到了戰國時期,因為招惹到的敵人多,經過多方的圍剿以及打擊墨家逐漸走向虛弱,因此演變成隱宗和顯宗兩個分支。

    光從名字上來區分,很容易就能理解什麽是隱宗和顯宗。不過是一個隱藏式的發展,另一個入世罷了。

    在後世,很多人總是以為墨家就是專‘門’幹工匠之類事情的人。其實可以把這一類當成是入世的顯宗。

    墨家的顯宗是吸取了教訓,不再將手伸得太長,專注於比較不得罪人的事業,他們又不想放棄恩惠於民的事業(或者教義),那麽自然是選擇了對誰都有好處的工匠事業上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