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三十九章:攪局者(下)(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730更新時間:2020-05-27 07:41:10

    一名將軍麾下的軍隊從來都不是越多越好,沒有相應的能力人多反而是壞事,這點很多帶過兵的軍方將領都有自己深刻的體會。||

    軍隊是一個什麽樣的群體,這個群體是用什麽來形成一個集體,集體的向心力和對命令的執行度是多少。

    其實隻要能夠分清軍隊的本質,看清楚所謂的構造,明白軍隊不過是一個金字塔類型的存在,約束是靠著一層又一層軍官向下的軍令延續,隻要有足夠合格的軍官,在糧草和器械充足的情況下維持一支軍隊的集體性並不是那麽複雜,真正複雜的是爆發戰事的時候能不能根據戰局的需要來調動手中能夠動彈的部隊,還有對情勢有深刻的了解做出的判斷。

    呂哲也不是一開始就能帶兵,起來可能有些荒謬但絕對是事實,他是進入軍隊後才將腦袋中的知識化為實踐,在實踐中整理出一套符合自己的指揮模板,依靠這個模板又在屢次的帶兵交戰中將那些“理解”真的摸透掌握,逐漸有了一個帶兵將軍才有的素質。

    在知識大爆炸熏陶下成長起來的人,接受事物的時候有著很大的優勢,接下來依靠的就是自己的悟性。所謂的悟性其實就是掌握了知識,然後靈活的去運用那些知識,不然光是懂但是沒有運用的智慧,那也就是一個紙上談兵的貨色。

    很長一段時間裏呂哲其實也能是一個紙上談兵的貨色,索性的是他前期遭遇的對手,如百越人就是連什麽叫紙上談兵都比不上的家夥,才能讓一個半吊子的呂哲有一個熟悉的過程。

    呂哲也有自己的帶兵上限,這個上限估計是在十五萬左右,一旦超過十五萬也會出現忽略某支部隊的現象。

    更深透的來解釋所謂帶兵的上限,簡單的就是,手裏有多少貨。哪一樣貨會有什麽作用,到了什麽時候什麽階段可以將那一樣貨提出來。但是起來總是很容易,真正的做起來不是誰都能時時刻刻記得自己手裏有什麽籌碼,那樣的籌碼應該在什麽時候丟出去。

    明白自己能力的上限,呂哲比其他人聰明一點的就是掌握自己所能掌握的,那些掌握不住的就隻是單純的控製大方向,然後委派人選在定下的大方向前提下去發揮。所以在近階段呂哲又有了新的體悟,那就是他不需要去指揮士卒,隻是指揮將軍就足夠了。

    不得不,身為人主的呂哲有這樣的醒悟很及時。所以在二十萬部隊南下之後,他比之之前的任何時候都要顯得輕鬆,在這種輕鬆的狀態下,南下部隊在各部將領的統帥下或許是會出現什麽問題,但是整個大局上並沒有什麽大問題。

    從南陵出征,繞道蒼梧郡的臨沅又進入長沙郡境內,在這一行軍階段呂哲注定是無法及時的了解羅縣的戰局變化,甚至是從州陵向東迂回繞路前往泊羅河中遊的東部軍團遭遇什麽也存在信息的延遲性。

    在某些方麵來,皇帝啊什麽的。隻要是人主都不太適合親征正是因為消息的不通暢,要是對內部的掌握力度不夠,率軍出征在外內部發生了什麽不好的事情,人主在外肯定是無法及時得知。那麽因為時間的延遲性本來坐鎮可以迅速平息的禍事因為沒有及時平複總會釀成巨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