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六十四章:一驚一乍(上)(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764更新時間:2020-05-27 07:41:16

    強大者的道理就是弱者的真理,這點從來都是不會改變的。

    在春秋曆史上因為晉國一直很強大,因此接近三百年的晉國價值觀就是當時世界(指華夏地區)的價值觀,楚蠻在被打屈服之後,整個東方講的都是晉國的道理,也即是晉國定下的規則。

    要是沒有發生趙、魏、韓三氏聯合攻擊智氏的這一事件導致晉國三分,成了趙國、魏國、韓國,那麽晉國一直持續的強大下去,晉國的普世法則也依然還會是世界的價值觀。

    強者生就有傳播道理的優越性,所謂的“優越”不是強者逮誰打誰,而是弱者想要生存下去必然是要學習強者的“道理(知識)”,試通過學習來達到強大的目標,那麽不知不覺中也就走進了強者製定的“遊戲規則”裏麵去。那些不走進強者定下的規矩的國家必然是敵視強者的那一幫,那麽強者自然是需要消滅他們,慢慢所有人都隻有走進同一個體係了。

    思想傳播沒有多麽複雜,弱者生就有向強者學習的性,有時候弱者不學習(指屈服)強者會用武力來達成這一目的。

    霸主的文化令人不得不學,霸主的曆史也就成了世界的曆史,所以在晉國強大的時候晉國的曆史就是春秋的曆史,華夏政權強大的時候各朝代的曆史就是亞洲的曆史,希臘強大的時候希臘是歐洲的曆史,羅馬強大的時候羅馬的曆史就是歐洲的全部。乃至於到了兩千年後,英聯邦殖民世界,有那麽接近兩百的時間裏全球的曆史就是英國人占了主流,到了現代美國這個霸主的文化就是世界的文化。

    傳播文化啊,這是華夏最愛幹的事情,為此哪怕是朝代不斷輪換,隻要是華族人當政的時候就沒有停止過文化的輸出。

    呂哲的基因是地地道道的華族。他全身上下哪怕是一根頭發裏也絕對也有傳播文化的基因。而華族人在麵對不接受文化傳播的時候,弱時就用潛移默化的方式,強大的時候誰不接受華族文化總是喜歡浩浩蕩蕩拿著兵器去傳播。

    在華夏的曆史裏麵,相當多接受華夏文化的族群,無論是主華族主動吞並的,還是異族占據並統治華夏被文化影響被動的融合,他們到最後總是會成為華夏的一員。

    當然,呂哲喜歡的是主動地去吞並誰,國家被誰滅掉後再用先進的文化去潛移默化的融合……唉。

    既然是蒯通“覺悟”了,呂哲自然是非常樂意與之進行更深切的交流。可惜的是他們剛剛出征歸來需要處理的事情太多了,因此隻能暫時擱置下來。

    三萬大軍回歸南陵不是事,特別是這支軍隊是由這個勢力的主人帶領得勝之師回歸更有著非常多的講究。

    孔丘過“禮崩樂壞”的話了,他這話的意思並不是世間沒有禮節了,而是“周子已經名存實亡,屬於周室製定下的規矩諸侯根本不當回事,原本隻有子才能享受的禮樂、旌夏、大纛等東西諸侯竟然也能用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