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百六十五章:一驚一乍(下)(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904更新時間:2020-05-27 07:41:17

    媽呀,真的太恐怖了,哪怕是地地道道生長在這個年代的人一生都難得能看到這麽一副場麵,何況是呂哲這個早就念不出一首完整《詩經》的人呢?

    華夏人的基因是用詩歌來組成的,從春秋開始就是在用詩歌來記錄曆史,往後的每一個朝代要是沒有詩歌滿,那就不是一個盛世的時代。,, 所以哪個朝代的詩歌出的最多,也就意味著那個時代的文化之鼎盛。

    呂哲不懂詩歌,但是他的傳承基因裏麵滿滿都是詩歌吟唱的因子,以至於他麵對數十萬大軍不會戰栗,但是滿耳朵裏全是會引起基因共鳴的詩歌立即就緊張了。

    性,是的,就是一種性,也叫傳承。哪怕自己沒有發現,但是身體的本能總會被喚醒,很多人在聽聞詩歌的時候,哪怕是聽不懂也會下意識地覺得愉悅,那是一種因為一代一代傳承下來的基因共鳴,也是破敗了之後對祖先曾經強盛過的懷念。

    曾經強盛過?也對啊,要是依然強盛就不需要用懷念來緬懷過去了,傳承也不會在外來的因素下而衰弱,甚至是被遺忘,以至於自己的文明被遺棄,其他人的文明(文化)成了自己生活的主流。

    首次享受這種“洗禮”的呂哲在震撼的同時深深的感動了,他按照流程應該是去接見一同前來恭賀的正使,如陳餘、項伯、田廣,也有馮劫和董翳,當然還有附屬國的張良和魏豹。但是他又開始不按照常理出牌了,站在戰車上聆聽萬眾的歡呼之餘,等待歡呼聲漸漸停下的時候,他緩緩舉起雙手。

    早早就排隊站立的各國使節,他們早就整理好衣冠,眼見著應該是進入主人答謝祝賀客人的環節,結果呂哲這廝竟然沒有下戰車向他們走來。一個個迷惑的同時情不自禁地麵麵相覷。

    迎接的黔首非常多,他們是聽到消息之後從四麵八方趕來,幾乎每個黔首都帶著一些食物,古人把這個叫做“簞食壺漿”,是表現出黔首對統治者(包括其軍隊)的一種愛戴行為。

    呂哲沒有經過這個時代的貴族教育,他從某一方麵來確確實實就是一個土包子。

    現在這個土包子正滿臉帶笑的站在戰車上高舉雙手頻頻示意,因為惠民政策,又因為呂哲軍總是將來犯的敵軍殲滅(擊敗)在領地之外,前來迎接的黔首很樂意聽從呂哲的指示,最終場地上至少有三十萬人卻能安靜下來。

    “同誌……同胞們!”太激動了。呂哲喊出前兩個字就覺得不對立刻改詞,其實他不用改詞也行,同誌本身就是有記錄在多個文獻中的稱呼,《周語》《尚書》《論語》不止一次的出現過同誌的字眼,本身就代表著誌同道合:“甚悅之,宜慶。(我太高興了,大家是該一起慶賀。)”

    到一半懵了,呂哲是學會這個時候的語言,可是要讓他按照現在的用詞方法來表達自己的心情。實話一句完整的“言”都不出來。

    “嗟呼!怒,軍擊,蠻夷血流,漂櫓!伏屍百萬!”

    什麽呢。嗟呼純粹就是一個音階沒什麽特別的含義,後麵就是在,老子很憤怒,所以帶兵揍丫的去了。這一場戰爭我們獲得了勝利,那些欠揍的家夥流的血都能飄杵了,他們的屍體躺了漫山遍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