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五百零一章:勝利、成功、偉大的大會?(下)(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882更新時間:2020-05-27 07:41:31

    呂哲這一集團有錢,如果非要再加上幾個字,那就是相當有錢。

    華夏大地的礦產分布呂哲並不是太清楚,不過一般多山地帶也就是礦產相應伴生的區域,南方最不缺少的就是山地。

    也不知道是不是年代太過“久遠”還是怎麽回事,呂哲所占領的區域礦產估計是還沒有遭遇“禍害”,他全力對領地內進行勘探,發現的礦脈以百處算,其中銅礦並不在少數,其餘的鐵礦更是多到令人驚訝。

    銅礦多,出產的銅也就多,呂哲拋開不自製錢幣的顧慮,又有合格煉鐵技術的產生,關於軍事上對銅需求量降低,以儲存了那麽多的銅錠基礎,發了狠的造錢肯定是要“錢山錢海”來形容,怎麽可能缺錢?

    不缺錢,呂哲的“法寶”就能一直運用下去,那麽啟動“國家工程”非但不是一種拖累反而對統治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民間的經濟也在眾多的“國家工程”之下得到刺激。

    難道不是嗎?有工錢拿,有了錢總是要花掉吧!錢幣的流通就造成了刺激消費,那麽對產品的需求量肯定是巨量,因此又致使商家(工廠)加大生產量來提供市場需求,形成了一個“有需要就有提供”的循環。

    經濟上的事情太過複雜,想要解釋清楚不是三言兩語,不過經濟的循環可以用簡單的語言來籠統的解,那就是當需要被增加的時候,哪怕不用什麽行政指令或者行政輔助,在利益的驅動下社會就會自行得到演變,作坊會在需要增加產能的刺激下成為大工廠。

    呂哲有錢,雖然不太明白為什麽,但是不管是縣級還是郡級的官員,他們從來就不擔心中央的財政會崩潰,他們樂意中樞啟動更多對地方有益的國家支付工資的工程,黔首有錢之後購買商品,商家需要對官府進行繳稅。為中樞提供收來的稅金,也是政績的一部分嘛。

    水利和道路的事情不複雜,呂哲甚至就不用太多的言語來強調,隻是了“例行公事”一般的提一提執政蕭何會以公文的形式來下達通知。各地因為地形不一樣,中樞支付的工錢也會不一樣,到了這裏呂哲的交代就算完事。接下來,哪個縣能獲得多少資金,水利和道路該是怎麽個修法。各縣需要寫個條例出來,和執政府去商議也就是了。

    讓各縣自行考察和書寫公文上遞中樞也不是一個新奇的事情,曆來就有這樣的行政條例和習慣,隻不過呂哲這一次是想觀察一下各縣官的能力,渴望從中挖掘出行政的人才,因此才會由呂哲親自強調一下。

    或許是擔憂各縣不當一回事,呂哲還和蕭何強調了一下,讓蕭何朝會後多多少少私下暗示一下,是關於他們有沒有更遠大前程的大事,免得不當回事的縣官們亂糊弄。

    商事在如今這個年代也不是什麽“賤業”。“士農工商”四民標準還沒有被儒家搞出來的年代裏,商人也不是操弄“賤業”的“賤人”,不過實話自從田氏代齊發生後,包括秦國在內的列國對商人的警覺卻是提升了無數個檔次。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