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零七章:歡呼吧!(下)(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796更新時間:2020-05-27 07:42:21

    今是叔孫通覺得最為露臉的時刻,人生在世多少人能夠主持稱王儀式,又有多少人能主持一次建國?早在他投奔呂哲的時候就呼朋喚友,三月前得知自己將成為儀式主持人的時候更將這一次稱王建國視為儒學發揚光大的難得機遇,哪能不更加賣力的呼喚儒家學派的一些學子過來?

    現今呂哲治下什麽學派的人都有,儒家學子的數量卻是最多,但是他們的發展也是最為緩慢的。++,像是法家、墨家、名家、縱橫家、農家等幾個學派莫不是在各個學院有一席容身之地,儒家卻隻有少數的幾個學子被呂哲任用為各個場合的禮儀官,學院得到的位置也隻是有限的幾個教習,像是祭酒、博士、助教、提學、學政、教授卻都被其它學派給充填滿了。

    叔孫通一直渴望儒學能夠發揚光大提高影響,更希望儒家不止是在一些祭典上有所作為,畢竟儒家會的不止是“禮”,還有其它相當多的知識。他要用這一次主持呂哲的稱王建國來改變儒家尷尬的現狀,提升儒家的影響力,也要將這次儀式辦得完美來提高儒家在呂哲心中的分量。

    在眾多儒生將這一次機遇視為改變儒學命運的關鍵時刻,典禮的隆重和對禮儀嚴格的要求自然也就越加精益求精。

    其實任何的典禮都關乎到組織學,沒有很強的組織能力壓根就無法主持繁瑣且講究次序的儀式,叔孫通作為儒學大師能夠操辦好典禮,是不是明儒家也有教授關於組織學的東西?

    沒錯的,現在的學派眾多,儒家又是一個什麽好就學的學派,因此“侵略”了太多學派的領域才遭到不待見。現在的儒家學子不是那種“一心隻讀聖賢書,兩耳不聞窗外事”的廢材,正因為沒有“霸主地位”才會什麽好用學什麽。偏偏還要強調那是屬於儒家的東西,才會被眾多學派所鄙視和抵製。

    呂哲選擇叔孫通來主持典禮是因為這個家夥對禮儀確實有一套,漸漸卻是發現叔孫通推薦的那些人竟然組織性不錯,一問才知道那些人都是學過《六韜》的人。

    《六韜》不是兵家的玩意嗎?也確確實實是屬於兵家的知識,然後儒生學了,這個……侵權啊!

    這年頭侵略的事情多了去了,不但是儒生亂七八糟的東西都學,其它學派也基本是這個情況,會出現這樣的事情隻有一個原因,那就是競爭實在太激烈了。不進步就意味著被淘汰。

    競爭激烈的環境下,人追求更多更實用的知識,呂哲開辦軍事等學院要是在思想僵化的宋朝之後,那絕對是要鬧翻的,但是現在卻是廣受歡迎,且各學派為了增加自己的影響力不得不選出精英來競爭學院的位置。

    有競爭才有進步,呂哲當然是明白這個道理,但是最近一個問題一直都在困擾著他,那就是競爭該是以何種方式進行。大一統思想該不該得到繼承,同時大一統思想又該是以什麽樣的理念傳播下去。

    笑吟吟觀看的文武不知道自己效忠的對象為什麽會發呆,他們已經能聽到外麵越來越大的喧嘩聲。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