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五十三章:國祚(一)(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750更新時間:2020-05-27 07:42:45

    軍事學院的存在就是量產軍官,也是一種針對軍官特性進行培養的存在,秦國雖然對這種概念比較模糊,但是大體上還是能察覺得出來。▲∴▲∴,

    軍官的係統化培養對於軍隊的基層來很重要,但是想依靠這種模式印模版一般地教導出一批什麽絕世名將就肯定是在開玩笑。呂哲設立軍事學院並不奢望能獲得多少絕世才,他是在為以後的一些重要變革在提前打下一個牢靠的基礎,這點別是身在其外的列國武人沒發覺,身在其中的漢國武人階層也根本就沒意識到。

    軍政分離的第一部呂哲在開國之處就已經執行,他重視軍隊卻也忌憚軍隊,不得不考慮唐末時期節度使割據會在自己的國家重演,因此軍隊將領的頻繁調動也就成了解決的方法之一。

    但是呢,在沒有足夠合格軍官的前提下,軍隊將領頻繁調動存在的風險很大,特別是在戰爭隨時可能爆發的情況下,既有可能讓一支原本戰力高強的軍隊變得十分不堪。

    當前的軍隊特性下,每一名將軍在上任的時候總是會攜帶一些熟悉的助手,這些人在該名將軍的部隊中通常就是作為某支部隊軍官的存在。結果就是將軍一旦被調任,那些部隊的軍官也隨之走了,這樣一來軍隊的戰鬥力必然是要遭受影響。

    呂哲想要改變的是將軍上任一大批親信安插軍中的常態得到終止,用係統化的方式培養出一批又一批合格的軍官擔任軍中的職位,這樣或許能改變軍隊成為某個將軍私軍的怪圈。

    該次秦國提議漢軍北上共抗胡人,呂哲的反應讓秦國上下皆是有點不理解,並不是漢軍北上與秦軍協同作戰不可思議,秦國有人自然是能看出漢國想要提前了解胡人的戰爭模式,這從漢國反過來提議先派一個觀察團的舉動就能猜測的出來。他們所不理解的是,呂哲並不派什麽重將北上。北上的漢軍官職最高也不過是校尉級別,卑將、偏將、中郎將、將軍這些卻是一個都沒有。

    沒有重將隨同北上,足以明呂哲想表達的意思再清楚不過,那就是漢軍將歸屬於秦國將軍指揮。按理秦國對呂哲這麽做該是歡欣鼓舞才是,可是他們真的不明白呂哲為什麽要這麽幹,一下子就顯得有些遲疑了。

    “漢王不怕我們吞並該支北上漢軍,或者是特意拿這批漢軍去消耗嗎?”蒙毅使用的是反問句,他搖著頭:“漢王根本就不擔心發生以上的事情,現在是大秦有賴於漢國。”

    起來,呂哲吞並的秦軍數量可不算少。先是吞並了司馬欣所部中的五萬,後麵有陸陸續續吞掉了大概三四萬,呂哲也差不多是依靠這批秦軍的優良素質才將軍隊的框架搭建起來。

    現在漢軍之中,成為高級將領的秦係軍官並不少,司馬欣就是一個明顯的標榜成了漢國的太尉,軍中屯長到別部司馬中秦係也占了其中的六成,列國認為漢國一直對秦國態度有別正是因為這點。實際上呢?秦國這邊卻是很清楚那些歸於呂哲麾下的士卒到軍官壓根就沒有重歸秦國的想法或是打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