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九十章:餘音(十一)(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826更新時間:2020-05-27 07:43:03

    事實上單腳馬鐙早就出現了,最高記載單腳馬鐙存在的是在春秋時期,比較詭異的是單腳馬鐙出現的國家是楚國。≥≥,單腳馬鐙的出現是楚國的貴族為了方便上馬,至於單腳馬鐙出現且知道能夠借力為什麽不研製出雙邊馬鐙……真心是不清楚了。

    其實如果仔細觀察的話,經過一場碰撞之後殘存的二百餘東胡騎兵,他們之中有不少人壓根就是將自己綁在馬背上。

    神奇吧?知道將自己綁在馬背上能夠更安穩地待在馬背,可就是沒有想過在馬背上設置雙邊能夠踩踏的“借力點”。也明明知道馬蹄在馳騁中踩到石子會崩掉馬蹄,但是從沒有想過為戰馬穿上“靴子”。

    呂哲就沒有奢望過能夠把馬鐙、馬蹄鐵的秘密永久的保守住,這些沒什麽技術含量的東西所欠缺的就是一個靈感。

    沒有錯,很多有用額度東西所欠缺的就是一絲絲的靈感,術語一點就叫科研能力。

    在冷兵器時代,發揮出科研能力的兵器種類並不是太多,也就是弩機和攻城器械那些東西,而弩的出現恰恰就是在華夏族群失去戰馬之後能與胡人騎兵在野外進行抗衡最重要的兵器之一。

    在呂哲現在的時代裏,華夏族群可以是在騎戰上與胡人沒有差距反而有優勢的時候,概因育馬地還保留著隴西地、河套一部分、遼東地,在戰馬的出產上雖然是輸給草原胡人,但是數量的差距並不是太多。

    呂哲完全有自信在一統下後保住原有的育馬地,不會像劉漢政權取得下後丟失那些育馬地。再則,草原上最大的族群,也就是匈奴人深入秦地,可以算是命運給予呂哲一次將從原上的主力族群殲滅在“內地”的機會。馬鐙、馬蹄鐵的裝備在這麽一種情況下不裝備還等什麽時候?

    濟北戰場的漢軍騎兵首戰得勝,一千五百餘漢軍騎兵交戰之後沒有撤離,而是馳馬前去收拾戰場。聯軍這方麵稍微思考一下不難想象出那是漢軍為了保守秘密。

    “命令軍隊向那邊移動!”祁連服匿紅著眼睛:“周圍的軍隊全部撲過去,一定要發現他們的秘密!”

    韓廣並沒有同意,他:“那邊場地合起來有七千餘漢軍騎兵,正麵戰場和局部也有不下於八萬漢軍在迫近,調動太多兵力過去難以維持其它陣線。”

    胥紕逼落阻止祁連服匿將要的話,對著韓廣點點頭:“漢軍是步卒正麵推進,正麵戰場由燕軍與……”轉頭看向陳勝:“你倆共同應對,我們的騎兵在側翼遊走尋找戰機?”

    韓廣訝異地看一眼胥紕逼落,然後點頭應承下來。他會訝異是發現祁連服匿這個東胡首領對步戰似乎不陌生,很不像是一個沒有接受過教育的胡人。

    哪個族群又沒有一點精英呢?曆史上沒有什麽文化傳承的胡人出現人傑的次數可是不少。不然也不會發生那麽多次有文明優勢的華夏族群被奴役的曆史。顯然,胥紕逼落估計就是東胡這個時代的人傑之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