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四十四章:理念不同(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6650更新時間:2020-05-27 07:43:29

    武臣很明顯地愣了一下,他心裏一瞬間也不知道閃過多少念頭,張了張嘴隻了“恩出於上。▲∴▲∴,”四個字。

    顯然了,武臣覺得自己的功勞以目前的官職是低了,隻是呂哲是一名君王,不但是君王並且是趙歇的老丈人,他哪怕是心裏有怨氣也不能出來。

    恩出於上?這也是列國的特色,也就是無論某個誰再怎麽有才能,隻要君王不進行賞識,哪怕是有再大的功勞也永遠無法出頭。

    任何一個破敗的皇朝都是這個國家自己造成,可以是堵住了有才能的人向上的道路,可以是讓人覺得無論怎麽努力都無法改變命運。

    漢國立國之後,呂哲對於國策進行過很長時間的摸索和研究,對比了一下曾經強盛或者是強盛又轉為衰弱的國家,他發現國家想要強盛君王就必須做到“有功必賞”四個字,一旦無法做到有功必賞國家就會急速地衰弱下去。

    很多時候吧,**的國家不一定會亡國,甚至可能會因為官員的**而國家的經濟發展迅速,但是絕對不能讓人失去向上爬或者是努力改變命運的機會。

    當然了,國家的衰弱不會有那麽簡單,呂哲印象最為深刻的是華夏曆朝曆代的更替借由黨爭而起。所謂的黨爭可不單指官員分派鬥爭,其實也包含了官員因為出身地域互相勾結。例如西漢時期的關西和關東之爭,東漢末年開端的西涼派和山東派,隋唐時期的南北官員傾軋,宋朝的文武矛盾,明朝的浙江派和其它地域派。

    一個國家的建立會因為她製定的國策而決定該個皇朝的壽命,呂哲坐上高位之後很有便利的條件查閱史書,然後就是回憶後世發生的例子,他得出幾個個結論。

    第一:大統一論必須存在且永世地貫徹下去。以維護國家的一體製。

    第二:皇權不能絕對的集中,皇帝權力過重會將自己視為神靈,那樣隻會造成除開皇帝之外下人皆為奴隸的現象。一旦皇帝成為唯一的奴隸主,下人必將成為圍繞奴隸主餡媚;奴隸一無所有也就不存在責任,不能奢望一群沒有責任感的人會愛國。更嚴重的是因為皇權至高無上必將會使人對成為皇帝無比熱衷,一旦國家有事不會眾誌成城地渡過難關,不知道該有多少人盯著那長至高無上的寶座蠢蠢欲動。

    第三:國家利益群體化,畢竟不能奢望一群與國家利益無關的人能夠愛護國家,隻有人人從國家獲得了利益才會自發性地在國家有事的時候出力,就好像是人從性上必然會保護自己的財產不受侵犯那樣。這樣一來社會福利製度會成為一個很大的命題。

    第四:軍權的控製與定義。皇帝應該有自己的親軍。但是國家也必需要有國防軍。皇帝親軍自然就是完全聽命於帝皇的軍隊,可以用來自保或者是保護皇族,他們是單純效忠於皇帝的軍隊。國防軍顧名思義自然就是國家的軍隊,這種性質的軍隊效忠的對象應該是國家而不是私人,這裏的私人也當然包括皇帝在內。按照現代意識的理解並不複雜,就是存在黨衛軍也存在國防軍嘛,這麽做還能形成一種軍隊的製衡,作為掌權者有哪支軍隊不聽話了可以傾斜向另外那支軍隊進行強化,使得兩支軍隊又是競爭又是互相提防。缺點就是用在軍隊上的經費肯定會非常高。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