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七百五十三章:西北(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960更新時間:2020-05-27 07:43:32

    “緊急”這個字眼讓呂哲眉頭挑了挑,自漢軍出塞之後,塞外戰事已經持續了四個多月,在這四個月裏一些戰報都有回饋到行營,此前的戰事相對來趨於平穩,不過就是一些來回的拉鋸和堵截,現在發來的是緊急的戰報,那麽塞外戰事肯定是出現了意料之外的事情。☆→☆→,

    目前在塞外的漢軍數量已經突破百萬,因為齊地那邊發生瘟疫蔓延,後勤的維持上正陷入一種困難的趨勢,呂哲之前已經有向塞外發去指令,糧道的運力沒有恢複之前,塞外漢軍的策略是保持平穩的堵截,決戰什麽的應該在糧秣能夠得到保證的時候進行。

    所謂的塞外百萬漢軍當然不全是直接參戰的部隊,百萬人之中超過六十萬其實是來回運量的民伕,直接參戰的是二十餘萬的戰兵和輔兵。而這個當然是稍前的數據,並不是固定不變的。

    隨著時間的推移,除開必須留在齊地保持對瘟疫發生區域進行封鎖的軍隊,和留在燕地對東胡進行警戒堤防的駐軍,北上的漢軍以及那些靠近塞外收編的新編軍,這些部隊已經有一部分投入到塞外與胡人的作戰中。這樣一來,出塞的軍隊性質也必然一直在出現變化,像是現在塞外的百萬漢軍中,參戰部隊其實已經接近三十萬。

    三十萬的參戰部隊需要用到的物資是一個文數字,所帶來的變化就是在後方保障後勤的民伕數量成幾何式的增長,索性的是現在正是漢國體製下的義務兵季節,蕭何也才有足夠的人手來進行調配。

    “參與後勤運輸的人手已經接近三百萬,有三成是來自本土的征召兵,七成是在中原各地聘請的民伕。”

    “對於各條水係的運用也達到上限,若是二個月之內還沒有恢複海運,等待義務兵季節過去,對於征召時間的延期就要做出部署。隻是這樣一來財政的投入必然加以十數倍,對本土的生產也會造成影響。”

    能夠招募到三百萬的人手是在特殊時期,那是因為中原各地剛剛曆經戰火和混亂,有太多的人失去了謀生手段,國家的聘請是以工代賑的行為,讓經受戰火和混亂的黔首能有口飯吃的同時,其實也是進行治安維穩的一種手段。

    大肆招募人手確確實實能夠起到一種維穩作用,也因為國家的聘請行為可以起到一種由國家大肆“投利”的花錢方式,錢自然是到了黔首手中。黔首有錢就會產生購買**,從某些方麵來也能刺激到消費。更好也是更快的刺激各地經濟的複蘇。

    必須明的是,上古先秦時代哪怕是出現貨幣,可是民間的買賣交易普遍還是以“以物易物”的方式在進行。導致產生“以物易物”的緣由很簡單,無非就是製作出來的貨幣並不足夠,對於貨幣的價值也存在比較模糊的定義。

    衝壓手段的出現,讓製作錢幣變得更加的簡單,呂哲對南方礦產的開發也獲得巨量的銅,所以金屬貨幣在呂哲統治下的國度其實是不缺的,然而就是在目前為止。呂哲經過多番的努力依然無法使全部的人對貨幣進行有效認知,除開“以物易物”之外,布匹也是“硬通貨幣”的一種,其餘如食鹽更是占據著很重要的貨幣地位。

    呂哲從未對國家的財政有什麽擔憂。現在可不是一些富豪動不動就動輒擁有數億、數十億錢的時代,目前哪怕是再富有也不過是數十萬鎰金(銅塊)。他不是缺少貨幣,是社會的生產力跟不上購買需求。

    經濟鏈需要一個過程進行緩衝,呂哲也沒敢肆無忌憚不經過調控向民間投入太多的貨幣。畢竟錢幣之所以有價值那是因為珍貴,要是泛濫那就不存在什麽價值了。按照現代的術語其實就是通貨膨脹的產生,無限量地向民間投入貨幣。生產的產品跟不上需求,又或者是購買力沒有想象中的那麽迫切,到時候就不是刺激經濟,是在對社會穩定和生產力進行摧殘。

    作為首席謀士,蒯通對經濟從一竅不通到現在的稍有掌握,他提出那些擔憂並不是害怕沒有足夠的財政招募人手,也是在擔憂民間的財富增加之後所產生的一係列後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