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四十章:另類朝會(1/4)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9870更新時間:2020-05-27 07:45:29

    &l;div lass="adread"&g;&l;srip&g;sh_read();&l;/srip&g;

    世界上有絕對完美的製度嗎?毫無疑問,實際上沒有絕對完美的製度。

    製度是由人來進行製定,監督製度的是人,是不是要遵守製定的製度也是人,所以無論是什麽製度會起到什麽樣的作用,看的是人而不是製度本身。

    那麽分封製和中央集權製,哪個比較適合當今的帝國,呂議一直是有自己的思考。

    呂哲建立起來的帝國又為什麽會執行分封製而不是中央集權製?在呂議想來,那是因為時代的特有性,也是因為呂哲崛起的方式跟“之後”的曆朝曆代都有點不同。

    要是曆史沒有發生改變,劉邦建立的漢帝國也是執行分封製,先是分封異姓諸侯,他的分封是按照春秋時期的古禮,也就是劃出一塊地盤給予某人,某人對那塊地盤有著全權自治的全力。

    諸侯擁有全權自治的權力,意味著不但有賦稅來源,建立軍隊上也沒有什麽限製,簡單的就是完全能夠無限製地膨脹,然後威脅劉邦這個“中央政府”。

    事實上在原版的曆史中,劉邦登基稱帝之後一直都是奔波在鎮壓異姓諸侯的道路上,今年中央政府需要出兵到南方去撲滅某個諸侯王的叛亂,這邊的叛亂還沒有撲滅,另外一邊又有一個諸侯王叛亂了,搞得劉邦要麽★,..是調兵遣將鎮壓,要麽就是要自己到處奔波。

    對於劉邦來比較幸運的是,他的頭號戰將,也就是被冊封為齊王的韓信始終站在中央政府這一邊,中央政府鎮壓叛亂的時候,以韓信為首的一幫分封諸侯是站在劉邦這邊一同攻打那些有異心……或是露出異心的諸侯。

    “要是韓信也叛亂,漢帝國估計在建立之初就該又分崩離裂?”呂議想到了擔任前往中亞使節團中的劉邦和韓信:“也不知道老爹在想什麽,竟然將劉邦和韓信安排在一塊,不怕兩個曆史上的基友結成同夥啊?”

    朝會已經在開始。呂議的座位是在帝位台階的下方。他是監國,本來可以名正言順地坐到皇帝寶座……至少是擔任監國期間可以坐,可是他讓人新置了一個座位,屈膝跪坐在新的座位上。

    現在的帝國三等男爵劉邦,他的命運與許許多多的人一樣發生了改變,要是曆史沒有被呂哲改變,時間節點其實是到了大澤鄉起義應該發生的時候,也就是是公元前二零八年。

    當然了,曆史已經發生變動,下義士反秦那是十多年前就已經發生了的事情。舊有戰國複立已經發生然後被呂哲先後攻滅或是吞並,什麽大澤鄉起義,什麽諸侯並起,什麽楚漢相爭……肯定是不會再發生了。

    公元前二零八年,帝國曆六年,呂議九歲,他第一次以“主角”的身份主持朝會。

    參與朝會的官員不算少,不過嘛……像是司馬欣、蒯通、徐誌、衛翰等等一些高級文武貴族都不在帝都南陵,自然是與呂哲親自主持的朝會在格調上有一些差別。同時。朝會也是按照往常的慣例是從早晨八點開始,是史無前例地在正午十二點舉行,也算是非緊急狀態下首次打破先例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