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九百九十一章:功在千秋(1/3)

作者:榮譽與忠誠字數:8978更新時間:2020-05-27 07:46:06

    蕭何從呂議那裏離開的時候臉上還是一直保持著笑容,不是他的心情有多麽好,也不是發生了什麽喜人的事情,而是他跟呂議一陣談話下來,整個腦袋和一顆心其實都是半暈懵的狀態。

    不得不,蕭何真的是被那位殿下給震驚到了,他也不是第一次被皇帝的子嗣多表現出來的“妖孽”給弄得懵圈,實際上以前呂啟構思出非常多的工具,不管是對農業有用,還是對工業有用,任何一點點的工具上的改革都能給過來帶來很大的變化。

    工具上的改進對於執政官蕭何來當然重要,也認為可以增加國家的國力,可是呂議從國政上講述利弊對他來講確實更加的重要,因為就如呂議所,教育上的失誤目前看不出來,但是等待顯現出來的時候將會是致命的。

    帝國的教育存在問題嗎?其實誰也沒有去思考過,因為帝國是首個執行普及教育的國家,此前並沒有任何先例。

    確實,曆史上並沒有任何國家普及教育……或者是想要普及,可是條件或資源、實力無法辦到。

    此前並沒有出現紙張,記錄文字大多是采取竹簡為主,隻有少量記載會使用帛書,帛算不上奢侈品,但是使用的數量一旦多誰也承擔不起,竹簡就更不用了,一條竹簡才能雕刻多少文字?一千個字的文章記錄在逐漸之上起碼需要用二三斤以上的竹條。

    紙張的出現是普及教育的基礎,另一個基礎是足夠的師資,帝國不會缺乏紙張,紙剛開始出現的時候價格上確實是高,但是製造出紙張的不是別人,是帝國皇帝。

    呂哲這個皇帝不像之後一些朝代上的皇帝,他是白手起家,隨後占領大片疆土,開發疆土當然包含山川之利,那麽銅根本就不缺。銅是當代的貨幣。開發出大量銅資源的呂哲不缺錢,他不需要拿紙張去進行暴利方式的經營,隻需要作為一種廉價商品來進行販賣就能夠獲取難以想象豐厚利益。

    對於一個國家的統治者來,其實很多時候利益不是最主要的。是需要從更高層次的觀點出發,不是著眼於自己一人的利益,是怎麽來達到利益最大化。

    很顯然的事情,教育國民對於統治者來就是好處最大的事情,因為一旦國民的素質提升。國家也會隨著國民的教育程度得到全方麵的發展,之後所發展出來的一切不都是國家實力的一部分嗎?

    帝國有足夠的財力和相關的資源來普及教育,雖然呂哲所開的曆史先例並不少,但是

    普及教育這件事情上注定是最重要的一件,也會是史書所大書特書的一件,並且會得到不知道幾代人無數年的感激。

    本來很多人認為教育也就是那麽一回事,教人識字是最大的通途,識字之後再根據自己的愛好選擇想要奮進的方向,研讀相關的知識,這些大概就是教育帶來的通途。

    “執政心情很不錯嘛!”張良手裏抱著很大一疊的文牘。他是看著蕭何一臉微笑地走進來,比較隨意地問了一句:“和殿下聊得很開心?”

    蕭何被問得有些愣神,長久沒有回答,等待張良要走時,他才:“良,你認為教育重要嗎?”

    “呃?”這一下是換張良錯愕了,他幾乎沒有任何的思考,答道:“當然重要,識字的人越多,日後國家也就不會缺乏人才。”

    “那麽你認為教育除了教人識字。使人在識字之後學習各項的知識,之外還有什麽用途嗎?”蕭何剛才就是一直在思考這個,他補充了一句:“就是……除了能夠學習想要的知識之外的用途。”

    張良真的是愣了,他有點怔怔地呢喃:“除了學習之外的用途?”

    呂議與蕭何談了不少。估計是有史以來有人首次提出教育的時候也能“植入”一些思想,用教育的方式來灌輸國家想要得到的效應。

    事實上教育的時候“植入”思想並不是什麽新鮮事,以前沒有學校的時候,身為老師的每一個人,他們在教導自己的學生時也會“植入”思想,他們一般“植入”的就是自己的理念。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