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十一章、過年(1/3)

作者:小碗雲吞字數:8800更新時間:2018-12-16 04:00:19

    未及天明,鞭炮聲便熱鬧了起來。於睡夢中醒來,雲婉自己穿好衣服,就下樓跟袁媽媽道了福。過年開口道福本就是習俗,收壓歲錢自然也是。

    紅彤彤的紙封,薄薄的厚度,雲婉轉過身偷偷將紅包拆來,數了數。恩,三張,嘴角勾起小幅,這下成小富婆了。笑眯著眼,小心翼翼地將紅包重新裝好,進廚房給袁媽媽幫忙。

    過年總是很熱鬧的。外麵放完鞭炮的袁姥爺,跺了跺腳,將身上的鞭炮灰抖落下來。臉上盡是新年的喜氣,那張皺子臉跟泡開的橘子皮般,揚了開來。

    “姥爺新年快樂,祝你身體健康,壽比南山。”一句討喜的話,不等袁姥爺近前,就從雲婉的口中蹦了出來。

    “好好,也祝婉婉學習進步,天天開心。”

    摸亂雲婉梳好頭,袁姥爺從衣兜裏拿出一個紅包,塞給了雲婉。大過年的,一家總要和和美美的。以往的晦氣,過年後就應該被洗去。

    大年初一,本來是拜年的時候,因為舉家遷來,雲婉家也沒有很多的人要去拜訪。於是,一家人打算大年初一去好好逛逛N市——這個曆史文化氣息濃重的地方。

    大年初一的早餐很是具有文化講究的。

    在吃過了年三十的大魚大肉後,初一當天的第一頓飯,全家人卻是要吃素食。當然,並不是每個地方都有這樣的習俗,雲婉家中隨袁姥爺,所以一早上大家就圍成一桌,吃素。

    素也稱“齋”,“齋”與“災”同音,而吃齋也意味著“吃災”,將新的一年中的各種災難全部“吃掉”,保佑一家人平平安安。

    不隻是早餐,初一午飯吃齋也是會有些許象征的。用粉絲、腐竹、發菜、冬菇等煮一鍋“羅漢齋”,寓意這年該吃的素菜都在這天吃完,往後就可大魚大肉,祈求來年順利,所以有“年初一吃齋,勝過吃一年齋”的說法。

    為著這一說法,雲婉狠是大吃了一通,摸摸鼓出來的肚子。呼出一口氣,畏縮了一下肚皮,雲婉感覺,小肚子好像又大了。在美食與節食之間,她覺得,跑步應該提上日程了。

    飯後,袁媽媽牽著雲婉的手,跟在袁姥爺的身後。一家人難得悠閑的一起出來逛一逛,總是要把今後居住的地方摸透,免得一問三不知,丟人丟到家。

    春節的早晨,開門炮仗,開門大吉,先放爆竹,叫做"開門炮仗"。爆竹聲後,碎紅滿地,燦若雲錦,稱為“滿堂紅”。這時滿街瑞氣,喜氣洋洋。

    “滿堂紅”的街道上,路上竟是要上別家拜年的人。遇見相熟的人,自是要停下腳步,拜個年,說說去年,聊聊今年。

    雲婉一家此行的目的地,是N市著名的父子廟。

    夫子廟是一組規模宏大的古建築群,是供奉和祭祀聖人的地方,是四大文廟之一,位於秦淮河北岸的貢院街旁。因為祭奉的是聖人夫子,故又稱夫子廟。

    在學宮的前麵建夫廟,目的是在於希望士子遵循先聖先賢之道,接受封建教化。 夫子廟是明清N市的文教中心,同時也是居東南各省之冠的文教建築群。 由於時代要求,夫子廟現已成為群眾文化活動場所。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