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79章 兩種理念之爭(1/2)

作者:朱藤紫驄字數:4562更新時間:2020-10-26 16:18:57

    楊堅撩起眼皮,瞟了虞世基一眼,問道:“那麽,晉王所請之事,你以為可行否?”

    “請陛下見諒,微臣不敢妄議國是。”虞世基躬身答道。

    “好吧,代朕傳太子和獨孤公入宮來吧。”楊堅倒也沒有勉強虞世基,閉上眼吩咐道。

    獨孤公即是朝中首相,時任尚書左仆射,爵封齊國公的高穎,因高穎自父輩起就追隨皇後獨孤伽羅的父親獨孤信,所以被楊堅親切地稱呼為獨孤。

    虞世基遵命出殿傳喚太子楊勇和首相高穎入宮晉見去了,楊堅伸手拿起小兒子呈送來的奏章,把它和蕭子寶彈劾張衡的奏章並列放在一起,看著看著,嘴角竟掛上了一絲笑容。

    稍頃,楊勇、高穎兩人奉詔來到了麟德殿,楊堅命二人看罷兩道奏章,先問太子楊勇道:“見地伐,說說你對阿縱不歸還兵馬,意欲統軍再伐遼東的看法吧。”

    楊勇此時年屆不惑,因保養得好,看上去隻有三十出頭的樣子,拱手答道:“父皇明鑒,雖說如今國力昌盛,朝野皆稱為開皇盛世,但去歲東征不力,徒耗了大量財力兵力,今年盡管阿縱率軍大破突厥,穩定了北境局勢,可據兒臣所知,關東、中原一帶今春少雨幹旱,夏秋歉收恐已成定局。如此年景,似不宜再大動幹戈,遠往遼東。況且,承父皇方才垂問,蕭子寶彈劾廣陵總管府長史張衡的這道奏章雖然尚待查核印證,但據此奏章可推知,江南局勢目下也不甚安穩,兒臣的意見是應下旨催促阿縱盡快交還兵馬,南下穩定江南局勢,方為上策。”

    “獨孤,朕記得江南自開皇十四年起,就鮮有大的叛亂了吧。”楊堅微微點了點頭,對楊勇的建言未置可否,轉向首相高穎問道。

    “陛下聖明,自開皇十年晉王奉旨撫綏江南以來,相繼在江南興佛教、重衣冠,推行均田製,江南民心日漸歸化我大隋,如今江南已有富甲天下之稱,的確如陛下所說,近幾年江南,包括嶺南在內,已很少發生大的叛亂了。”高穎大約五十多歲的年紀,身形短小,麵容清臒,說話的聲音卻十分洪亮,拱手答道。

    “太子的話你也聽到了。不知獨孤對晉王上章請求再征遼東一事持何見解呀?”楊堅似乎對高穎稱讚晉王楊廣的話不甚介意,徑直征詢他的意見道。

    “江南雖然近年來局勢基本穩定,可陛下莫忘了,北境的突厥,西疆的吐穀渾仍時常侵擾我邊境,西北戰事從不曾真正平息過。”高穎話鋒一轉,說道,“臣輔佐陛下多年,深知陛下素有以秦皇漢武為楷模,一統天下、拓展華夏疆域之宏圖大誌,但提請陛下留意,秦二代而亡,漢武帝為征討匈奴,幾乎耗盡了其祖父幾輩積攢下的國力,以致於險些導致劉氏江山落入旁人之手,這些前世的教訓都表明,過份虛費國力,窮兵黷武是行不通的。爾今雖有開皇盛世之說,但據臣所知,僅僅去歲漢王奉詔征伐遼東一役,就耗盡了河北十幾座官倉近五六年積屯下的糧晌,試問,如陛下采納晉王之言,再征遼東,這數十萬大軍所需糧晌,將從何處籌集?”

    “唉,獨孤所說不差呀。有道是戰端一開,舉國不寧啊。”楊堅笑著點頭附和高穎道,“朕不願做漢武帝,唯願做漢高祖,能夠開創下我大隋數百年的江山基業,於願已足矣。將來在我大隋的版圖裏補上遼東這一塊,就留待後人去完成吧。”說著,目視太子楊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