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卷 慘淡經營 第128章 薊遼督師之爭(2/3)

作者:富春山居字數:7352更新時間:2018-12-25 12:27:18

    王在晉因參與纂修《三朝要典》和東林黨人結下了過節,而他放棄關外,以山海關為防禦重點的戰略思想,又得罪了遼東的將門,和一大批靠著遼餉吃飯的官員。

    因此雖然崇禎親自下令召回了王在晉擔任兵部尚書,但是基本上歡迎王在晉回朝的官員卻沒幾個。倒是想要改變崇禎的主意,不讓王在晉回京的官員有不少。

    在朝中大約隻有王在晉,是東林黨和所謂的閹黨都不喜歡的人物。大明的兵部尚書主要掌管的就是九邊的兵事,但是努爾哈赤起兵之後,遼東兵事和北京附近的防禦工作就成了兵部尚書最重要的工作,而遼東兵事每年所花的費用早就占據九邊軍費的大半了。

    不管是六部的那一部,最主要的權力都隻有兩樣,人事權和財權。薊遼督師掌管著關外和京城附近最大的一隻軍隊,而每年軍費的大半又都填進遼東這個無底洞。

    而以孫承宗的資曆,他這個薊遼督師肯定是要掛兵部尚書頭銜的。別人掛兵部尚書頭銜,未必能和正職的兵部尚書抗衡。但是孫承宗就不一樣了,以他天啟帝師的身份,就算是崇禎本人也要顧忌他三分。

    一旦孫承宗擔任了薊遼督師,基本上王在晉這個兵部尚書,就算是被架空了。

    而朱由檢想要調整遼東防禦戰略的設想,也就會成為泡影。當韓爌等東林黨人提出舉薦薊遼督師時,一直對談論遼東事務異常警惕的朱由檢,很快就明了了這些東林黨人的想法。

    “這些東林黨人,真把自己當成傻子了嗎?這麽明顯的架空兵部尚書的計謀,就這麽堂而皇之的說了出來。他們到底是天真呢?還是把別人都當成白癡了?”朱由檢右手支著下巴,看著下麵舉薦孫承宗的東林黨人想著。

    孫承宗本人也向崇禎上奏道:“…遼東軍民已經和東虜對峙近10年,經過多年修築遼東防線,今年方有寧錦大捷。如果陛下召王在晉回京之後,朝中再起棄遼之議,不但有傷遼東軍民之心,也恐數年百萬餉金修建的寧遠防線,就此無端遭棄,這豈不是浪費了天下百姓的血汗?”

    崇禎並沒有被孫承宗的話所感動,在孫承宗看來的遼東防線修建後的穩固,在崇禎看來不過是人丁稀少的後金因為擴展的太快,無法有效的控製地廣人稀的遼東地區,而進入了消化勝利果實的修養期罷了。

    當後金消化了遼東的地盤之後,現在遼東看似和平的局麵就會打破。所謂的寧錦大捷,不過是野豬皮為了整合新建八旗部隊,順便來明軍這邊打秋風的一次搶劫活動罷了。

    後金根本就沒想過要攻下寧遠,隻是想要保持對明軍的接觸,了解對手的虛實罷了。

    寧錦大捷,看起來更像是後金軍從一隻野戰部隊,開始學習攻城戰的教科書戰役。而明軍就是那個不用花錢的陪練,不但自己花錢修建後金軍要練習攻擊的城池,還很老實的呆在城內,決不主動出擊,任由後金軍自由的試驗著攻城的有效方式。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