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七三章 投資考察(四)(2/3)

作者:木林森444字數:6790更新時間:2018-12-26 11:29:54

    不過經曆了幾年的商海打拚之後,張謇身上的書生意氣基本消失殆盡,頗有幾分喜怒不形於色,因此這次他和盛宣懷共同帶隊來青島,在表麵上還是一團和氣。當然這幾盛宣懷也有意向張謇示好,似乎想緩和兩饒關糸。但現在突然表示願意在張謇的紗廠入股,還是讓張謇十分意外。

    但盛宣懷肯投資,當然是好事,因為他的資本雄厚,而且人脈極廣,有他出麵投資,就不愁拉不來其他人入股,其實張謇又何償不想做大一點,如果真能籌到200萬股,那麽這個新的紗廠規模將遠遠超過自己在南通成立的大生紗廠,於是張謇立刻道:“好啊,杏蓀兄若想要投股,自然再好不過,隻要是杏蓀兄投股,那麽我現在就可以決定,出資40萬入股,而且這家紗廠也不必再用大生這個名號,咱們另外再取個名字,建一家新的紗廠。”

    其他人聽了,也都來了興趣,於是也都紛紛表示,自己也願意參股,當然這主要還是因為眾人也都看好青島的發展,於是當下周舜卿願意投股20萬,而朱葆三、葉貽全、嚴信厚也願意投股15萬,再加上張謇的40萬和盛宣懷20萬,這一下子就湊齊了115萬股,因此籌集200萬股,還真不是什麽難事。

    而盛宣懷這麽做自然是有緣故的,本來盛宣懷根本沒想過想在青島投資,隻是想來看一看海外華饒風貌,因為現在盛宣懷名下的產業己經夠多了,而且大多都是官商壟斷經營的賺錢行業,因此早己經過了四處投資的時代;另外盡管盛宣懷是一個出色的商人,並且有相當強的組織能力,但走得紅頂商饒路線,做的都是依靠官府的壟斷經營,這些條件在華東政府顯然是不可能有的。

    但就在五以前,盛宣懷收到了李鴻章的電報,打算投資30萬白銀,以李經方、張佩綸、李菊藕的名議在青島投資建廠,讓盛宣懷幫忙張羅一下。而見羚報之後,盛宣懷也不禁大為震驚,雖然他還不能完全看懂李鴻章的用意,但也能明白這表示李鴻章是在向海外華人示好,表示他看好華東政府的前途。

    盛宣懷當然知道,雖然現在朝廷己是薄西山,但卻認為畢竟是根基深厚,常言道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因此海外華人要想割據一方易,但要取清廷而代之,恐怕還不那麽容易。但盛宣懷對李鴻章的政治眼光還是相當信任的,既然李鴻章有意向海外華人示好,那麽盛宣懷也認為自己有必要跟進。

    不過也不排除李鴻章這是在兩麵下注,因此盛宣懷還是有些顧忌,萬一將來海外華人和朝廷兵戎相見,自己恐怕會受到牽連,畢竟他和李鴻章是不同的,得難聽一點,隻要李鴻章不公開造反,無論犯了多大的事,朝廷也不會做得太絕,而如果隻是入股,由張謇出麵的話,那麽風險就得多了。而且盛宣懷還打算向李鴻章建議,不如把他投的30萬白銀也在張謇的紗廠裏入股算。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