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四七六章 外交爭鬥(五)(2/3)

作者:木林森444字數:6560更新時間:2018-12-26 11:30:38

    其實蒸汽輪機的技術,華東政府也在積極的研發準備,與德國的基爾造船廠進行合作,共同開發蒸汽輪機。不過由於德方對蒸汽輪機的投入有限,隻是作為一般性的技術而不是重點技術開發,進展的速度並不快,現在隻生產出了一些樣機,在一些型軍艦上測試,但還不能在大型軍艦上使用。因此華東政府建造的這艘軍艦上,仍然是使用的三漲式往複蒸汽機。

    這艘軍艦建成後的測試的標準排水量為噸,在這個時代,也算是戰列艦的正常水平;最高航速為20.5節,在強壓通風的情況下,可以達到了22.7節,這個速度和一般的巡洋艦都有得一拚了,而這個時代戰列艦的最高航速一般在18節左右。其實華東政府設計的軍艦航速,都要比這個時代同等的軍艦快了2節左右,這一方麵是華東政府設計的軍艦艦型優化,節構合理,可以大大減少水的阻力,提高軍艦速度;另一方麵也是德國製造的水管鍋爐是最好的,在同等動力的條件下,功率要高一些。

    不過這型軍艦的不足在於續航力不高,在12節航速的情況下,航程隻有3600海裏,10節航速也才隻能免強達到4200海裏。而一般戰列艦的續航力至少都在5000海裏以上,有些甚致可以達到8000海裏。這主要是由於這型軍艦安裝了4座炮塔,以及背負式的結構設計都增加了不少的重量,為了達到設計平衡,隻能夠犧牲了貯煤空間,降低續航力。

    但人民軍對這型軍艦的定位是在近洋作戰,主要針對的對手是日俄兩國的海軍,最遠也不過是在南海作戰,而並不須要它進行遠洋作戰,畢竟現在華東政府也還沒有遠洋利益,因此續航力不是重點考慮的功能,這個不足的影響並不大。畢竟完美的軍艦是不存在的,而軍艦設計的綜旨就是在各種要素中進行權衡取舍,達到最適合自己需求的目地。

    在禮炮和歡呼聲中,軍艦在駐泊碼頭邊緩緩的停靠,負責接艦的指揮團隊韓誌軍、張文望、劉浩三人走下軍艦,來到主席台上,向眾人敬禮,韓誌軍道:“報告首長,軍艦己到港,接艦任務順利完成,請指示。”

    尚晉峰道:“辛苦了,感謝你們把軍艦順利的開回來。下麵是軍艦命名、入列儀式。”

    韓誌軍等3人先站到一邊,這時肖建軍起身道:“我宣布這艘軍艦正式命名為幹將號,即日起,加入人民軍海軍序粒”

    頓時又響一陣熱烈的掌聲,“幹將”是中國傳的古代名劍,按照華東政府的軍艦命名規則,主力軍艦的命名沒有限製,但應選用積極進取、並體現中華文化的名稱,因此用古代名劍的名稱命名戰列艦,也很貼切,而另一艘正在華東政府建造的同型戰列艦則命名為“莫邪”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