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一七四章 德國之行(六)(2/3)

作者:木林森444字數:6610更新時間:2020-07-23 09:57:51

    但就整個留學計劃而言,卻是以徹底失敗而告終,因為在這120名留學幼童中,隻有詹佑和歐陽庚二人順利完成學業;容揆和譚耀勳抗拒被清廷召回,自行留在美國耶魯大學完成學業;而李恩富和陸永泉則是被清廷召回後,又重新回到美國,才讀完了耶魯大學的學業。除此6人之外,其餘有先期因不守紀律被遣返的9名、以及執意不歸及病故者26名,剩餘94人於1881年分三批被遣送回國,均未能完成學業。

    清廷的留**童計劃失敗的原因很多,除了清廷自身的觀念落後、保守之外,幼童在美國接受西方的教育,過美國式的生活,逐漸改變觀念,也是一個重大的原因,留**童的觀念改變也是有好有壞,在留美期間,這些幼童有的換裝西式服裝,有的剪去辮子,參加各類體育活動,這到是無傷大雅;有的崇尚自然科學知識,對學習四書、五經等儒家經典失去了興趣,有的接受自由、民主、平等之類的近代觀點,也可以接受;但還有的幼童與美國的女孩約會,甚致信奉了基督教,這就屬於有些出格了。

    華東**當然不會像清廷那麽保守,但留**童計劃失敗的某些教訓,還是值得借鑒的。華東**當然要比清廷開明得多,什麽穿西式服裝、剪辮子在華東**根本就不算事;而參加體育活動、崇尚自然科學知識、接受自由、民主、平等觀點也是華東**所提倡的,甚致是戀愛、信奉基督教,華東**也不會明確反對,隻要是不影響學業,當然也不會支持。

    但這個時代的中國社會,本質還是一個以農經濟為主的封建社會,僅僅隻靠華東**這5、6年的努力建設,能夠改變的畢竟隻是極一部份。盡管這些學生大多是來自青島、上海這兩個目前華東**現代化水平最高的城市,但他們仍然保留著十分清晰的傳統記憶,何況隨著留學計劃的進展,華東**也不可能隻從青島、上海選人,肯定會擴展到其他地區,而這些地區的社會經濟發展更為落後,更為接近以農經濟為主的封建社會形態。而德國是這個時代世界現代化程度最高,科學最發達、工業化水平最高的國家之一,因此留學生到諒國之後,所見所聞,觀念難免會受到巨大的衝擊,也肯定會產生一些思想觀念上的衝突。

    而且在舊時空裏,中國饒智商、學習能力是公認全球最強的民族之一,隻要給他們同樣的學習環境,中國饒成就是決不會輸給歐洲饒。而隻要是人材,當然是在那裏都會受到重視,因幢德國人發現在留學生中有資聰穎的人物之後,也難免會起留為己用的想法。另外,也不能保證華東**的敵對國家,如英國、法國會從中破壞,鼓動留學生背叛華東**。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