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二九一章 返程(六)(2/3)

作者:木林森444字數:6420更新時間:2021-01-22 00:54:57

    清朝初期,知道火耗的弊端,因此順治、康熙二朝也發過禁收火耗的法令,但在實際中並不起作用,以後也就默認了。而到了雍正時期,索性就將火耗正規化,政*府明確規定了火耗的數額,而且所收的火耗都要全額上交國庫,地不得私自截流,稱為“火耗歸公”製度。

    這樣做從理論上說,不是即可以增加政*府的財政收入,又杜絕了地方官員的腐敗。但在實際操作中,“火耗歸公”製度並不能阻止清廷的腐敗,因為地方官員會想出其他的手段腐敗。

    而華東政*府征收“鑄幣稅”,實際是以稅收的手段,推動紙幣的普及,這樣的做法,比一刀切的“廢銀令”當然要緩和得多了,但比自然替代法也要快得多。盡管3%的鑄幣稅並不算高,但絕大多數老百姓對錢都是斤斤計較的,絕不會不再乎這一點錢。

    當然在民間的日常交易中,是否額外計算鑄幣稅,政*府當然管不到,可以自行決定。但在交納稅收和在銀行進行兌換時,卻是肯定要繳納鑄幣稅,這樣也足以推動紙幣取代銀幣的進程。

    這個建議到是另辟蹊徑,現在華東政*府工資水平並不算高,一般工人的平均月薪資在5-6銀元,經濟發達的地區可以達到7-9銀元。月薪5銀元,就需要交納1角5分錢的鑄幣稅。在這個時代,1角5分錢和購買力並不低,按照市價,這個價格可以賣了2-3公斤左右的糧食了。而這還是工人的收入,農民的收入還要低一些,但如果使用紙幣,就可以省去這筆費用,因此對普通的老百姓來說,還是有很大的影響力。

    於是大部人也都讚同征收“鑄幣稅”的做法,同時也提出了不少改進完善的建議,如擴大宣傳,增發紙幣等。而李鬆晨提出多準備銀幣,以防出現擠兌風波,並且要預防敵對勢力傳播謠言,煽動鬧事,另外還要預防白銀流失等等建議。

    最後一點是李鬆晨自己想到的,其實他的頭腦材智決不比高珺差,隻是沒有多想,而經高珺一提點,他的思路也馬上打開,想到了許多人沒有想到的盲區。如果真的出現擠兌風波,確實還要預防有人兌完銀元之後,將銀元轉移出境,因為這次試點的4個城市都是對外開放度很大的城市,由其是上海,對外貿易、對清貿易的規模都十分龐大,每天都有大量的人口出進,雖然華東政*府對白銀出境有嚴格的限製,會征收高額的關稅,但要防備有人私帶銀元出境,這樣就會造成華東政*府的白銀流失。如果真的有敵對勢力的參與,這種可能還真不小。畢竟華東政*府雖然是要普及紙幣取代銀幣,但白銀依然是重要的貴重金屬,由其是在電力工業的發展中,白銀是重要的工業原料,決不能有失。

    李鬆晨提出的建議,在會議上引起了眾人的高度重視,經過各委員會的討論之後,最終決定,給4個試點城市各額外增加300萬銀元的儲備金,以應對可能發生的銀幣擠兌風潮,同時青島方麵還要再準備1000萬銀元的儲備金,以防意外事件發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