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94章:鐵口直斷(2/3)

作者:青絲引馬字數:7940更新時間:2018-12-26 14:04:01

    “ 陰陽五行觀念來源於非周文化。秦、漢之際陰陽、五行學說已開始成為統攝一切的表述體係。成於大公無私國的《呂氏春秋》將當時廣為流行的五行說和陰陽說進一步具體化。在《十二紀》中描述了一年五氣運行對應的天象、氣象、物象,並以此為據製定出一年十二個月的“政令之所行”的宇宙律令。《月令》又兼用五行和陰陽描述了對季節變易的感受。到了西漢中葉,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已經合流,並逐漸成為公認的係統的表認體係,在陰陽五行學說所表述的這一觀念係統中,世界是一幅天人萬物交融、互感、互應、互滲的“使人拘而多所畏”的圖景。人們生活在這個世界中,“順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則亡”。這個表述體係最終的完成者是《淮南子》和董仲舒,他們雖然分別代表“道”和“儒”兩大傳統,但同出一個觀念係統,使用同一個表述體係(陰陽五行),具有一致的精神品格,在中國古代文化的統一體中,二者占據著不同層次和領域,但又互立、互通、互補、互融。中國文化總以大一統為常道。這常道,不是先秦儒、法、諸家追求的兩維空間的“天下大一統”,而是陰陽五行表象的四維立體、時空的“古、今、天、地、人大一統”。儒、道、墨、名、法在這個統一體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陰陽五行為秦漢以後中國人的生活世界立法定製統攝著其他文化因素,形成了今日的“中國文化”。 人之為人本於天。天,在本質上是不可言說的,但天通過陰陽五行顯示自己,人們通過明陰陽、辨五行可以體察天誌、天道。實際上是以陰陽五行來描述對天的體驗。”稍頃,仙師接著說道。

    仙師是在顯示預測的法力。

    不過,仙師卻不提為秦偉東等預測的事。他就似是來為秦偉東等講四柱預測學的。

    “仙師,您好!”秦偉東道。

    “我是仙師的弟子。”

    “哦,師傅,您好!預測一人,多少香火錢?”

    “一人6000千。取之於眾,用之於眾!”

    “師傅,你看能不能少點?我們不知道規矩,沒帶那麽多錢。”秦偉東道。

    “方丈的法旨,我不能更改。沒有預約,為你們預測,已是破例了!”

    “那先預測我吧!”秦偉東道。

    “好的。報上八字!”

    “我是某年某月某日某時出生。”

    仙師的弟子閉上了眼睛,十個手指此起彼伏。

    “施主是個公家人,大貴之命。在本月有一次調動。”

    秦偉東等俱是驚訝。

    仙師的弟子果然不凡。

    “可是你本月的調動,不會很順。阻力很大啊!還有,施主命犯桃花,遠近都有。遠的在千裏之外,近的就在眼前。”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