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4章 倫理思考(1/2)

作者:鱘魚字數:4312更新時間:2019-01-25 01:11:03

    皇太極同心腹商議了大致的用兵策略後,馬上付諸安排,利用蒙古諸部,繞過山海關從長城各口突入明朝內地。同時宣布了三條善策,一是進軍不能獨往,要聯合蒙古合力而進;二是為了保障供應必須先伐木造舟;三是不論滿漢蒙古,隻要有好的建議都可以提出來,選擇最佳方案施行。

    經過一係列的準備,九月初二,皇太極統領八旗大軍出兵,十一日紮營遼河等待蒙古諸部的到來,在商議具體的金兵計劃時,意見發生了分歧,但在皇太極的極力主張下,大軍仍然向明朝邊境進發。

    從皇太極決定出兵以來,代善就不讚成,他認為此次進攻危險性非常大,隊伍走到青城的時候,他再也沉不住氣了,當他走到皇太極的汗幄時跟莽古爾泰走了一個碰頭,原來莽古爾泰的想法跟代善一樣,都認為此行凶險萬分,想來勸皇太極改變主意。

    代善和莽古爾泰的擔心並非毫無道理,他們擔心戰事不利,更怕明軍會斷他們的退路,聯係最近幾年的形勢來看,這一擔心是有根據的。

    寧遠兵敗以來,後金雖然打敗了朝鮮,擊敗了蒙古紮魯特部,但是後來進攻錦州又遭受了敗績,八旗勁旅竟然變得怯於攻城,士氣不振,而明朝則因為寧遠大勝和寧錦大捷之後,一改往日爭相奔潰的頹廢之氣,兼之明朝有袁崇煥那樣的名將,力量對比已經發生了變化。

    皇太極正在汗幄內思考著戰事方麵的問題,見代善和莽古爾泰來見,略微詫異道:“有什麽事嗎?”

    莽古爾泰有什麽說什麽,“大汗,我認為今次出兵勝算不大,希望大汗能收兵,避免八旗健兒做無謂的犧牲。”

    代善也說道:“大汗,我軍此行深入敵後,正是兵法上說的勞師遠征,一旦戰事不利,糧草馬匹接濟不上,如何能全身而退啊!即使戰事順利,明軍肯定會抽調各路兵馬圍追堵截,倘若後路被斷……。”

    代善和莽古爾泰的擔心,也是皇太極的擔心,八旗勁旅千裏跋涉,糧草短缺,深入敵境道路不熟,萬一明軍堅壁清野,憑城死守,援兵四麵包抄,截斷八旗軍的後路,那麽八旗軍可能會落得全軍覆沒的下場,大金國也就煙消雲散了。

    但是皇太極已經沒有了退路,如果此次出征半途而廢,那將在精神上給八旗將士沉重的打擊,長明軍的威風滅自己的銳氣,後果不堪設想,而且他的汗位肯定危險,因此皇太極隻能冒險進取,打一個大勝仗來扭轉政治和軍事上的被動。

    但是後金現在是貝勒共同議政的製度,代善和莽古爾泰的意見皇太極不能不重視,再說內部的意見不統一,軍心必然不穩,將會導致此次出征的失敗,這是皇太極所不願看到的。

    皇太極在不得已之下,召開了一次“八旗參議員擴大會議”,闡述了自己的戰略,在嶽托、濟爾哈朗等貝勒的堅決支持,以及八旗固山額真的讚成下,完成了對內部的意見統一,殺向大明。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