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49章 陶逸良被相親(1/2)

作者:沛公罵曰字數:5310更新時間:2019-01-26 10:41:13

    若順想要看那個包裹,陶逸良也沒辦法,隻好把包裹從床底拿出來,看到包裹上積了一些灰塵,陶逸良機靈一動,說道:“父親,這包裹上麵有太多灰塵,我把包裹拿到院子裏去撣一下!在屋子裏撣,對您身體不好!”若順想想也有道理,於是點點頭。

    陶逸良拿著這個包裹,來到了院子裏,看看院子內四下無人,他把包袱打開,他當然知道裏麵就是一疊銀票和一些碎銀子,總共九百兩文銀,還有一些用來包裹的碎布料,重量占大頭的還是百八十兩的實體銀子,他心想,其實銀票不放在包裹裏再包好,若順根本不會知道這跟之前的有什麽不同。

    於是他把那八百兩左右的銀票整理了一下,和身上其他的銀票放到了一起,然後陶逸良又把包裹重新的包好,這樣包裹裏隻剩下不到一百兩銀子了,雖然隻有一百兩實體銀了,他還是很難解釋那麽多銀子是怎麽來的,但是至少比九百兩壓力要小不少,更何況,也沒別的辦法,總不能把銀兩換成石子吧,時間上也不允許,他這一係列的打開再重新包好的動作都是在很短的時間內完全的,撣灰塵用得了多少功夫,時間久了,他怕若順會生疑,再重新把包裹整理好,撣了幾下,他馬上把包裹帶回來屋裏。

    若順顯得很好奇,眼睛一直看著那個包裹,陶逸良打開包裹上的結,一層層的把包裹上的布掀開,最後露出一堆碎銀子,就算是一百兩有人銀子也不是小數目,我們曾經在前文中講會稽縣守錢有源的時候有寫過當時一百兩銀子的概念,當時是李隆基執政時期的“開元盛世”,縣太爺這種七品的官吏,一年的朝廷給的俸祿大概是幾百石大米,按當時的物價,大米折現成銀子也就差不多一百兩,一百兩銀子是當時縣太爺一年的工資了,當然當官的貪汙起來,收入就不好說了,比如宇文謹他自己花錢請的那些護院們,他們的月俸加起來,都大大的超過這個數,所以他貪汙的銀子數目有多少,可想而知。我們說的是假設縣太爺不貪汙一文錢的話,那他一年的俸祿就相當於是一百兩銀子。

    這些銀子,陶逸良還是不太好解釋,如果若順不是藥罐子,這些錢夠他們一家三口過六七年的了。

    若順的父親他年輕的時候一直在給有錢人家當長工的,給有錢人打工一個月還不到一兩銀子,但有個好處是包吃包住,所以他每個月的工錢可以存起來,一年也可以存個十兩八兩的,小費就別想了,越有錢的人就越是鐵公雞,古今都是一樣的。

    加上古代的時候不限製生育,不管是窮人富人,都可以生很多孩子,但是窮人家的孩子,尤其的男的,娶媳婦兒一般得自力更生,靠不得父母,若順在有錢人家裏幹了幾十年的長工,知道過了五十歲才有錢找媒婆說了一門親事,其實就是花錢買媳婦,有些窮人家,女兒多,兒子少的,想籌錢給兒子早些娶媳婦,一般先把女兒嫁了,找夫家要彩禮聘禮,拿這些錢給他們自己的兒子娶媳婦,良心不好的父母,隻要對方有錢,把女兒嫁給有錢人當妾的,嫁八旬老頭的都有,隻要他們出得起銀兩。

    若順娶若風頌的母親,花了將近二百兩銀子,幾乎是他當長工那麽多年所有積蓄了,看到那些當官的人妻妾成群,衣食不愁,而他卻窮困潦倒一生,他不想兒子再走他的老路,所以要若風頌從小就發奮讀書,考取功名。所謂“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是不無道理的。

    越是窮人,就越對錢財敏感的,當陶逸良打開包裹,露出那些碎銀,若順眼光一亮,忽道:“哪兒來的那麽銀子?拿過來給我看看!”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