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一十七章 君臣互補(2/3)

作者:六道字數:12378更新時間:2019-05-25 21:59:08

    看著神清氣爽,步伐矯健的董宣走進大殿裏,劉秀哭笑不得,這次他對董宣的態度軟化了許多,說道:“董縣令奉公嚴法,做得很好!”

    董宣屈膝跪地,向前叩首,說道:“微臣隻是行分內之責,不敢受陛下誇獎!”

    看著叩首的董宣,劉秀立刻想到剛才董宣在大姐麵前,死活不肯磕頭賠罪的樣子。他令張昆取來筆墨,在帛召上唰唰唰的寫下三個大字:強項令。

    寫好之後,劉秀樂嗬嗬地讓張昆把帛召送給董宣。後者接過來,定睛一看,麵露喜色,再次向前叩首,大聲說道:“微臣謝陛下賞賜!”

    強項令的意思就是,脖子非常硬的縣令!打死不低頭,寧死不叩首。

    董宣對於天子賜給自己的這個封號,欣然接受,恨不得馬上回到縣府,把天子賜的帛召裱起來,掛在縣府的大堂上。

    見董宣看了自己送他的封號,喜形於色,劉秀也忍不住笑了出來。他又令張昆從內府提出三十萬錢,重賞董宣。

    董宣的為人,值得敬佩,而劉秀的心胸,則更加令人敬佩。董宣得罪了劉秀的大姐,把劉黃氣得跑進皇宮裏告禦狀,又哭又鬧。

    劉秀最終非但沒殺董宣,反而還賜了董宣強項令的封號,另外又獎賞他三十萬錢。像董宣這種性情的官員,能遇到劉秀這樣的皇帝,也的確是他的運氣好。

    對於劉秀賜的封號,董宣欣然接受,對於劉秀嘉獎的三十萬錢,董宣是一錢都沒留下,帶回到縣府,全部分給了縣府的官員和衙役。

    劉秀不殺董宣,反而還大大嘉獎了董宣,當然也有他自己的考量。 其一,董宣嚴格執法,做得並沒錯,倘若因此殺了董宣,這完全是昏君所為。其二,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大業未成,急需天下歸心,絕不能因為一個家奴,而讓漢室法

    度蒙塵,失了民心。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劉秀的性情偏柔和,能不殺的人,他會盡量不殺,能不嚴懲的人,他會盡量將其放掉,這樣的性格,會被人誇讚仁義,寬宏大量,但一味的寬

    鬆,也很難治理好國家。

    所以劉秀需要有一批官員能和他的性情進行互補,而能和他性情互補的官員,那絕對都是酷吏。

    董宣便是酷吏當中的典型。心狠手辣,鐵麵無私,冷酷無情,無論是誰,隻要觸犯了法度,犯在他的手裏,那就隻有一個結果,一切皆依法來辦,找誰都沒用。

    所以說,董宣在洛陽任職期間,沒人會去官府擊鼓鳴冤,做官都做到了這個份上,恐怕連後世的包拯也比不過他。

    當然,董宣之所以能在權貴遍地的洛陽做到鐵麵無私,嚴行法度,也全靠有劉秀這個天子在他的背後撐腰。

    說白了,這君臣二人,就是一個做紅臉,一個做白臉,一個在幕前,一個在幕後,一個嚴,一個鬆,一個狠,一個柔,配合得那叫一個張弛有度。

    有劉秀這麽一個深明事理又開明大度皇帝治理,洛陽乃至漢室天下,想不興盛也難。

    洛陽分為內外兩個城區,內城區,也就是城牆之內的區域,皇宮以及各個衙門、官員府邸,占用了大半區域,剩下的小半區域,才是百姓的住地。

    所以洛陽城內住不了多少人,大量的人口都集中的外城區,也就是城牆之外的周邊地區。

    曆史書上說洛陽有百萬人口,那是不可能的,按照漢書記載,整個河南尹(河南郡),包括洛陽在內,共二十一城,合計二十八萬戶,人口一百萬。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