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六百四十五章 寧死不撤(2/3)

作者:六道字數:12370更新時間:2019-05-25 21:59:33

    秦豐帶著一部分心腹,猶如喪家之犬般的逃出黃郵聚,一路向南郡方向逃竄。

    隻此一戰,吳漢率領的漢軍大敗秦豐軍,不僅大大提升了己方將士的士氣,同時還化解了己方在南陽的被困之危。

    之後,吳漢沒有追殺秦豐,率領著漢軍,一路向東撤退,去往複陽,穿過複陽,再往東行,便可進入豫州的汝南郡。到了汝南,也就等於脫險了。鄧奉、延岑都沒想到秦豐軍竟然如此的不堪一擊,敗得如此之快,連一天都沒能堅持住,便被漢軍殺得落花流水,一潰千裏。鄧奉和延岑不肯放漢軍逃離南陽,率領各自

    的大軍,隨後追擊漢軍。

    他二人的軍隊合到一起,有十餘萬眾,而且軍中大多都是久經沙場的老兵,戰力絲毫不比漢軍弱。

    倘若是正麵交鋒,以吳漢為首的漢軍,還真未必能打得過鄧奉、延岑聯軍。

    吳漢率軍一路東行,總算是進入汝南。可鄧奉、延岑竟也率軍追殺進汝南。吳漢無奈,隻好率兵北上,去往汝南北方的潁川。

    現在無論是跑在前麵的漢軍,還是追在後麵的鄧奉、延岑聯軍,都是苦不堪言。

    先前,吳漢軍的後勤補給被鄧奉率軍偷襲,洗劫一空,軍中的糧食早已所剩無幾,將士們每天能吃上兩頓飯就算不錯了。

    而鄧奉、延岑聯軍,也都缺少軍糧。

    鄧奉的糧食儲備本就不多,但兵力可不少,每日的消耗都是天文數字,而延岑則更窮,他已經失去了自己的地盤,他和數萬部下,說白了就是一支流民軍。

    可以說不管是前麵跑的,還是後麵追的,雙方將士都在餓著肚子。對於吳漢軍而言,他們有個先天的優勢,就是跑在前麵。

    吳漢軍所過之處,如同蝗災過境一般,但凡是能吃的東西,被搶得一幹二淨,就連樹皮都恨不得扒光了帶走,他們是連一粒糧食都沒給後麵的追兵剩下。

    等到吳漢率領漢軍進入潁川後,鄧奉和延岑聯軍不敢再追了。其一,麾下的將士們實在是堅持不住,其二,漢軍在潁川找到了接應,王常。

    王常是綠林軍出身,而且還是綠林軍三巨頭之一的下江軍主將,算是綠林軍的核心首領之一。但他和其他綠林軍首領不一樣,王常與劉縯、劉秀的關係特別好。

    劉玄定都長安後,對王常還是很不錯的,賜他劉姓,冊封為鄧王,食邑八個縣,而且特準他在自己的領地裏,可主掌生殺大權。

    這麽個封賞,等於是把王常給封成了一個土皇帝。

    吳漢率軍進入潁川,剛好和在潁川的王常相遇。王常不僅向漢軍提供了最短缺的糧草,而且還願意與漢軍站在同一條戰線,共同對抗鄧奉、延岑聯軍。

    得到了王常的援助,漢軍總算是把這口氣給緩了過來。而鄧奉和延岑則沒敢追進潁川,西撤退回南陽。

    至此,漢軍在南陽的作戰算是暫時告一段落。隨著以吳漢為首的漢軍主力撤離了南陽,漢軍在南陽這裏,便隻剩下一座孤城,宛城。

    宛城。

    萬脩病故後,沒過幾日,南方傳來消息,吳漢軍擊破秦豐軍,開始向汝南方向撤退。劉秀意識到宛城即將變為孤城,他召來堅鐔諸將,說道:“子伋,大司馬已率我軍主力,準備撤離南陽,大司馬部一撤,宛城將徹底淪為孤城。子伋在宛城,獨木難支,隨

    我一同撤回洛陽吧!”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