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245章 坑爹的郝搖旗(1/2)

作者:任國成字數:4596更新時間:2019-01-26 11:00:52

    一個新王朝的建立,從來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雖然攻陷了北京,“逼死”了崇禎皇帝,可大順也不過是占據了小半個大明,直接掌控的土地不過河南大部荊襄四郡以及西北之地,而就連北京周圍,還有大片的土地沒有攻占,比如東方的遼東山海關。

    故,在劉宗敏帶人進行嚴酷的追贓助餉的同時,李自成和自己的謀臣們也在積極的部署,以求盡快的接管地方,掌控整個北方,然後才能聚集兵力,進行南征。

    鑒於整個黃河以北都沒有了明朝多少軍隊,李自成便從隨軍的文士以及選拔的明朝降官中任命了大量的地方官員,發給印信,派遣他們去河北山東各地接管地方,當然隨同前往的也有少數軍隊。

    這些大順官員接管地方政權後,要做的事情主要有兩件,一是在地方上追贓助餉,查抄地方士紳的家產,二是均田,把鄉紳們的田地均分給地方的平民。由於施行的是三年不征的政策,追贓助餉得來的銀子財富可以用來供養官府和養軍,均分田地給平民,可以立刻獲得絕大部分百姓的擁護,可以幫助大順迅速穩定地方,鞏固統治。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大順政府的政策就是掀起一場土地革命,若是能穩上兩年,取得整個天下當無意外。可惜此時的大順還隻是一個新生的政權,雖然明軍已經被他們打垮,可是還有他們從未遇到過的無比強大的敵人,窺伺在一側,正準備分上一杯羹。而在東方的山海關,還有一股強大的明軍未曾解決,那就是遼東總兵吳三桂和山海關總兵高第兩部。吳三桂的寧遠軍有三萬餘人,高第的山海關也有一萬人馬,兩部加起來四萬多軍隊,是一支不弱的力量。

    在攻下北京不久,李自成即召集謀臣們商議,是否繼續派出軍隊攻打遼東。由於輕鬆攻下北京,大部分順軍將領意得誌滿,並沒有把寧遠山海關一帶的關寧軍看在眼裏,對於打敗他們沒有任何異議。不過軍師宋獻策道,沒必要再派遣大軍征伐,眼下明帝崇禎已死,隻需要一道詔書,遼東總兵吳三桂和山海關總兵高第就會帶兵來降。

    經過商議後,由李自成親筆寫下招降詔書,並讓被俘的吳三桂的父親吳襄寫一封親筆信,派人前去招降吳三桂和高第,並命令他們帶兵到北京投降。

    在所有人看來,吳三桂和高第肯定會帶兵來投降的,不過山海關必須得有人防守不是,所以得派出軍隊接替吳三桂部。

    京師的大順軍老營隻有七萬餘人,人數雖然不少也不算太多,必須留下來震懾各地投降的明軍,自然不能輕易派出。那麽就隻有派降將前去了。

    此刻在北京的明朝降將很多,除了留在大同的薑鑲和宣府的王承胤,其他如白廣恩牛成虎鄭家棟、左光先、陳永福和唐通等在北京。經過考慮後,決定任命唐通為山海關總兵,帶領本部八千人前往山海關接替吳三桂,蓋因唐通有著和滿清八旗兵廝殺的經驗,是很合適的人選。

    就在此時,果毅將軍郝搖旗突然建議,應派遣陳越同往山海關,並向眾人講述了陳越以往對滿韃兵的輝煌戰績。李自成聽後很感興趣,和眾人商議後,決定任命陳越為遼東節度使,和唐通一起往山海關。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