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387章 下定決心(1/2)

作者:任國成字數:4796更新時間:2019-01-26 11:01:22

    “侯爺,揚州鹽商江鶴鳴求見侯爺。”一個親衛走到大廳門口,恭聲稟告道。

    “讓他先在偏廳候著。”陳越隨口吩咐道,然後扭過頭來,笑著對單明磊道,“這些鹽商現在急了啊。”

    “侯爺的虎威豈是他們所能抗拒?”單明磊微笑著湊趣道。

    “哈哈哈!”陳越朗聲大笑起來,“明磊兄,當初在西山鎮時,你可曾想過今日之情形?”

    “當時怎麽敢想?滄海桑田,仿佛南柯一夢!”單明磊歎道。

    當初在西山鎮時,他因生意失敗流落西山,恰逢陳越為西山巡檢司招募人才,不甘於做一個小小賬房,單明磊才悍然應募,誰曾想過短短兩年時間,陳越就由一個九品巡檢做到了一鎮諸侯!自己也身居要職手握大權,這在以前連想都不敢想。

    “好了,還是說說私鹽的事情吧。”陳越笑道。

    “是,侯爺!”單明磊停止了回憶,肅容道。

    “從鹽戶灶戶手中收鹽的價格與運往各地銷售的價格相差太大,這是造成私鹽泛濫鹽稅逐年遞減的根源。

    商人們向灶戶收鹽每引給米八鬥到一石,按照崇禎十六年的糧價,一引鹽400斤,兩淮地區每石米價三兩,每斤鹽約合5文,而把鹽從揚州運到廬州,每斤可售3錢銀子,足足有六十倍利潤!如此大的利潤足以使人瘋狂!

    無數人奔走在兩淮鹽區,靠著販賣私鹽賺取大量錢財,雖然鹽運使司在兩淮有數十個鹽檢司,可卻防不勝防、管不勝管,很多巡檢司的弓兵甚至也加入了販運私鹽的行列。

    按照朝廷製度,兩淮鹽運使司每年鹽課70萬引,可是每年灶戶上繳食鹽還沒有一半,對灶戶們來說,把鹽賣給鹽運使司得銀太少,他們更願意把食鹽高價售給私商。

    而對於掌握窩區的鹽商來說,他們按照鹽引每從灶戶手中購得一引鹽,就得繳納六兩多的稅銀,故他們賣私鹽的數量遠比賣官鹽要多。

    無數的大小鹽販走私,再加上官商販賣私鹽,造成了鹽稅大量的流失。

    在鹽商和富灶、總催等幾重盤剝下,灶戶常年累月煮海製鹽,賣鹽所得尚不夠一家所食。而各地的百姓們拿出辛苦積攢的銀錢,尚且吃不起鹽,一年到頭飯食味道寡淡無比。朝廷的鹽稅連年下降,若是按照綱鹽製全年鹽稅可達一千多萬兩,而實際征收的鹽稅隻有十分之一,大量的鹽稅流失,肥了一眾鹽商、走私鹽的鹽販,還有整個環節中經手的大小官員吏員差役。”

    “食鹽之利太大,靠之得利之人太多太多,整個揚州城都是因食鹽而興起,侯爺您要對鹽商開刀,必須慎之又慎!”單明磊歎道。

    調查的越多知道越多,越是觸目驚心。整個兩淮,上自鹽運使司、地方官府,下到普通的鹽販、煮鹽的灶戶,乃至碼頭上搬運食鹽的苦力,已經形成了一條利益巨大的關係鏈,有太多的人在這條食鹽鏈上靠其生存,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

    大明立國二百多年,誰都知道食鹽之利甚大,朝廷也想無數辦法想杜絕私鹽提高鹽稅,可是卻一直無能為力,反而使得鹽稅逐年下降。朝廷尚且如此,陳越想靠一己之力撬動兩淮鹽政,又談何容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