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501章 大雨(1/2)

作者:任國成字數:4780更新時間:2019-01-26 11:01:46

    吳平奉命率領一半水軍從洪澤湖到泗州接應金聲桓部撤退之後,便帶著所部駐紮在洪澤湖中。從泗州撤退的數萬百姓則被安置在洪澤湖東麵淮安府地界。

    多鐸部清軍是從歸德府南下,經宿州泗州直奔揚州,走的近乎是一條直線,並未經過徐州淮安,眼下徐州淮安兩府依然在大明治下。

    徐州距離揚州太遠而距山東太近,陳越並未派駐多少軍隊把守,但對距離揚州隻有三百多裏的淮安府卻不能不防守,派了大將楊正平為淮安總兵,帶著數營平南軍連同淮安的團練兵鎮守淮安府。

    相對於正在遭到清軍攻打的揚州,淮安儼然是‘大後方’。

    吳平和金聲桓等從泗州撤出之後,陳越並未讓他們立刻回揚州,而是就近在淮安附近修整。揚州城內守城的兵力充足,吳平和金聲桓的軍隊陳越準備當作奇兵使用。

    吳平和金聲桓看過王寅手中陳越簽發的命令之後,立刻拱手聽令,把整個指揮權交到王寅手裏。

    一夜無話,第二日一早,王寅便命令吳平率一支船隊載著一營士兵前往邵伯湖,和陳默一起負責挖開邵伯湖大堤。

    然後王寅親帶一個營將士乘船來到了洪澤湖南麵的三河壩,選好了位置之後,一營平南軍士兵便冒雨開始挖掘大堤。

    挖掘之處南麵便是三河,洪澤湖水位過高時會漫過大堤頂部流入三河,然後順著三河向南流入邵伯湖中。所以三河其實是洪澤湖的一條泄洪河道。

    前些時日江淮一帶普降大雨,使得洪澤湖的水位極高,幾乎和三河堤壩的頂部齊平,不時有涓涓細流漫過堤壩頂部流入三河之中。

    這道堤壩還是當年潘季訓治理黃河淮河時所修,形狀為梯形的堤壩頂部就有五六丈寬,裏側包著條石,可謂堅固異常,當年耗費了數年時間征調了十多萬民夫,才修築了高家堰、三河堤壩等洪澤湖東南兩側大堤,保護了洪澤湖東南大片的土地不被淮水淹沒。

    如此堅固的堤壩想要挖開不是很容易,王寅初略的估計了一下,就算三千人同時開工,也需要大半天的時間。不過一切都來得及,按照和陳越的約定,大堤會在夜間挖開,然後衝入滿清大營中,讓滿韃想躲都無處可躲。

    士兵們按照命令開始冒著大雨挖掘大堤,可在大堤頂部安放火藥桶卻做了難。

    洪澤湖的水漫過了大堤頂部,挖洞的話肯定會使得洞中到處都是水,到時該如何安放火藥?

    仔細思考之後,王寅命人先是從湖堤撬起數百塊條石,然後用條石在欲要爆破的湖堤上壘出一個矩形空間,用膠泥密封條石間的縫隙。然後在矩形空間上麵支起巨大的帳篷以遮擋暴雨。

    然後再把條石圈內水用盆子和木瓢刮出,帳篷內就成了一個沒有水的空間。隨行的火藥司工匠程海指揮著十來個士兵在帳篷內挖掘深坑。

    清江浦,位於淮安府城西側,淮河和黃河在此匯合,然後向東流入大海。

    而此刻的清口以南運河碼頭,數百隻戰船停泊在運河中,足足排列十來裏遠。兩萬餘平南軍士兵穿著蓑衣戴著鬥笠,就在這大雨之中默默前行,排隊上船。每一艘戰船滿員便拔錨起航,經過清口向洪澤湖駛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