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40章 儲君之爭(1/4)

作者:任國成字數:9078更新時間:2019-01-26 11:02:34

    經過三位閣老商議之後,共同認定齊國公陳越應該繼續在前線指揮剿賊並伺機收複所有被西賊占據的領土,比如巴蜀。

    於是,便有首輔史可法親自執筆,寫下了給齊國公陳越的聖旨。聖旨**包含三點,一命五省經略府盡快整理大戰的詳細情況,並把立功人員的名單上報朝廷以便進行封賞,二是給此次大勝的獎勵,朝廷從國庫裏緊急調用了五十萬兩庫銀,用以此次大戰的獎賞,這批銀子會和最近一批糧草一起運抵九江。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除惡務盡,既然江西的賊軍主力已經被擊潰,朝廷命令陳越把五省經略府前移,由九江移到武昌,著手收複湖廣四川。

    身為內閣首輔,史可法的文筆自然絕佳,寫罷又經過錢謙益和王鐸二人的潤色,三人先後在上麵簽名之後,便派人送入了司禮監蓋印。雖然崇禎昏迷不醒,不過隻要由內閣擬旨經司禮監蓋上玉璽之後,這便是一封完全合法的聖旨,皇帝看沒看過並不重要。

    對內閣的這封聖旨,主掌司禮監的韓讚周自然舉雙手讚同,聖旨一到司禮監便蓋上了玉璽。

    陳越的事情解決了,接下來便是最重要的立儲之事,國不可一日無君,一旦崇禎駕崩就必須得有新君登基。而以崇禎現在的病情,必須得盡快確定儲君人選。而崇禎無子,立哪位藩王為儲君就必須進行商議了,而這個權力自然在內閣或者說在朝廷的手中。幾個閣老千方百計把陳越從九江趕到更遠的武昌,也是不希望立儲受到武將的幹擾。

    “諸位,陛下病重恐難清醒,其清醒時也並沒有留下口諭聖旨,立哪位藩王為儲,隻能由我等替陛下決定了。各位可以暢所欲言,看看哪位藩王合適。”

    此等大事,自然得由史可法這位內閣首輔當朝官員第一人主持,故史可法率先發話,希望能夠現在內閣中形成決議,三人意見先統一,然後再通報朝廷諸官員。

    錢謙益和王鐸相互看了一眼,卻沒有說話。此等大事史可法這個首輔都沒發表看法,他二人自然不宜早說。

    “自古以來,立儲有立親立賢之說。然而賢終究是眾人之說,眾議紛紜難以分辨。故為了社稷穩定,各朝各代立儲君時都是以親為先,我大明更有長子承繼大統的慣例。

    現在陛下無子,也無兄弟在,唯有從神宗的子孫中挑選繼承大統的人選。現存的神宗子孫中唯有惠王和桂王兩藩,以本閣的意思,儲君當從惠桂兩藩之中產生。”

    身為首輔又是清流的一員,史可法向來支持按照血脈倫序選擇皇儲,如在福王之時,雖然當時錢謙益上躥下跳勾連眾多的東林黨大臣,試圖以立賢為名擁立潞王繼統,潞王是神宗的兄弟一枝,在血脈上要更遠一層。史可法經過慎重考慮後,認為還是應該從神宗子孫中選擇皇帝人選,和當時的鳳陽總督馬士英密議之後,決定立神宗的兒子桂王為皇帝,不過後來高傑劉良佐劉澤清等軍閥強行擁立福王,馬士英也倒戈,立桂王之議才作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