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795章 江西見聞錄(1)(1/2)

作者:任國成字數:4788更新時間:2019-01-26 11:02:46

    從南京到江西四百多裏,走長江水道最為便捷。可是張煌言卻不願乘船走水路,而是決定走陸路前往江西。

    隻有親身經曆觀看了沿途府縣的情形,他才好做個對比。而西賊已經基本被驅逐出江西,從南京到江西還算安全,張煌言又自負粗通武藝,對自身的安全根本不擔心。不過他還是脫下了書生的長衫,換上了更方便的短襟勁裝。

    南京所在的應天府境內,因為毗鄰南京,這裏的百姓過得還算不差,哪怕失去土地的農民,也能靠著販賣菜蔬、柴禾,以及給人幫傭過活。大城市就這點好,隻要有把子力氣,不愁找不到糊口的活計。

    而南京城外的官道上更是車馬往來絡繹不絕,穿綢衣錦者為數眾多,雖也有百姓麵帶菜色,總體而言卻是一番太平盛世的模樣。誰能想到就在兩三個月前,這裏還是劍拔弩張大戰將起。

    若是史可法等文官不妥協不肯擁立坤興公主監國,恐怕現在看到的南京一帶又是另一幅景象吧?而若是齊王沒有擋住西賊,張獻忠帶著數十萬大軍順流而下,恐怕這裏已經是人間地獄!張煌言想到這些,突然有些不寒而栗,這大明可真是多災多難!

    幸好,有齊國公在,幸好朝廷諸公為了大局進行了妥協,才有現在太平的局麵。可是想想陳子龍等對齊王的猜忌,文武不和非社稷之福,張煌言舉人身份本是士人一員,可卻也不願盲從,這也是他決定考察江西的原因。

    大明淪落到現在這個局麵,內患實在太多,也該是改變的時候了,沒必要抱殘守缺,也許齊王能給大明帶來另一番景象。

    出了應天便是太平府,因為數場戰爭都沒有蔓延到這裏,太平府還算太平,道路兩邊是一望無際的稻田,無數的百姓正在田裏收割秋稻。

    咋一眼看去,一番祥和太平的景象,可若是細心去看,便發現田裏勞作的百姓已經到了秋季,卻穿著單薄的短衫,很多甚至光著脊梁,臉上沒有太多的喜色,更多的是麻木。

    隻是簡單的詢問了幾句,張煌言便知道造成這種景象的原因。土地都是佃種士紳們的土地,收割了莊稼大半的糧食要交給主家,然後再交了皇糧賦稅之後,歸農夫所有的已是寥寥無幾,勞作一年下來,連溫飽都不可得。

    今年年成還算是好,太平府毗鄰長江境內河流眾多,灌溉不成問題收成不算太差。可是收成好了主家收的租子也多,農夫們並沒有得到太多的好處。皇糧要折算成銀子,把糧食賣掉繳納皇糧賦稅時,還得受到糧商的再一次盤剝。

    至於大部分農夫光著脊梁,那是農夫們害怕幹活弄破了自己的衣衫……

    道路邊也有穿著上好錦緞綢衣的人,這些都是主家派出的管家監工。勞作者破衣爛衫食不果腹,不勞而獲者錦衣玉食,這樣的情況千年以來便是如此,以後還將繼續下去,根本難以改變。為政者盡量減輕這些小民的負擔,讓他們過的更好一些,能吃飽穿暖,沒有時刻的生命危險,這便是極大的善政了。

    距離江西越近,張煌言看到的景象也越加的淒涼,到了蕪湖時,能看到大片的田地荒蕪,路邊隱隱有了白骨,一年多前的大戰,清兵攻到了蕪湖,給這裏帶來了沉重的災難,大量的百姓死在戰亂中,至今尚未痊愈。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