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第1002章 抵達揚州(1/4)

作者:任國成字數:9448更新時間:2019-01-26 11:03:31

    大明為何屢屢到了滅國的邊緣,事實上很多有識之士也常常自問,並大都清楚具體原因。

    對能做到一方督撫地方大員的越其傑來說,對大明的頑疾自然也心知肚明。

    大明的問題很多,士紳的問題是其中最大的一個。可心裏清楚歸清楚,最為士紳的一員,作為既得利益者,沒有人會說亡國的原因是因為自己,更多的會歸結於氣數這樣的東西。

    然而麵對陳越的質問,越其傑沒法回答,隻能保持緘默。

    陳越也沒指望著他能回答,繼續道:“大明到了現在這種情形,很多人習慣上歸結於天災**。而在本王看來,天災自然有,更多的卻是**。

    就譬如北方,譬如這河南府,崇禎年間,河南府的田地有小半是福王府的,還有大量的土地屬於爾等士紳。爾等也許單個人家土地也就數千畝,不算太多。可整個河南府士紳上百,加起來擁有的田地可就數十上百萬畝,屬於王府的王田不用向朝廷繳納賦稅,屬於而等同士紳的田地更加不用。

    而朝廷對每個府應該繳納的賦稅卻是有定數在,爾等不交賦稅,賦稅隻能著落在普通小民身上。

    對這些普通小民來說,辛苦耕種一年收獲的糧食,繳納皇糧賦稅之後已經所剩無幾,自己辛苦種的糧食自己卻一年到頭吃不上幾頓飽飯,逢災年很多人需要賣兒賣女才能度過。

    所以,當李自成率領十八騎從大山之中殺出之時,會有那麽多人百姓投奔李匪!”

    士紳們聽著陳越的話,一個個臉色難看的很,難道說齊王最終還是不肯放過他們?可是看著陳越慷慨激昂的樣子,這些人沒膽子打斷和反駁。

    士紳們不敢說話,越其傑不得不說了:“齊王,士紳們固然不用繳納賦稅,可這也是朝廷的慣例,畢竟士紳都是有功名的,有功名的免交賦稅,這也是朝廷規矩。您不能把所有原因都歸結到士紳身上吧?”

    陳越冷笑了起來:“朝廷慣例,朝廷規矩?請問越大人,按照太祖祖製,士紳是否應該免稅?按照現在的大明律,士紳們是否不用繳納任何賦稅?”

    越其傑頓時沉默了。按照太祖朱元璋製定的製度,可並沒有對士紳有什麽優待,而後來隨著文官地位越來越高,才定了有功名者可以減免錢糧的製度,但是也並非全數減免,而是按照功名高低減免一定的數額。比如秀才可以減免八十畝田地的賦稅,而舉人可以減免四百畝,進士可以減免兩千畝。

    對於擁有九億畝耕地的大明來說,正常情況,全國的進士舉人秀才加起來減免的田地也就一千多萬畝,對耕地總數其實寥寥無幾。

    可是明朝中葉以來,隨著文官的地位越來越高,按功名減免已經成了笑談,事實上是,隻要你取得了舉人以上的功名,名下所有的田地都不用繳納任何賦稅。所以,往往一考中舉人之後,便會有無數的鄉鄰主動把田地投獻到舉人的名下,這田地以後不用再向朝廷繳納賦稅,而田地的遠主人成為了舉人的奴仆佃戶,隻需要向舉人繳納一些田租而已,而這田租的數量自然要比繳納給朝廷的稅賦要少。於是乎,越來越多的田地就這樣集中到士紳手裏,進而導致朝廷賦稅連年銳減,國庫入不敷出空空如也。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