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83 尚書來訪(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320更新時間:2019-06-30 03:02:58

    崔寔又道:“孟子言: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無道,以身殉道。何為師?以身證道也。”

    盧植長揖一禮:“弟已盡知。”

    兩人皆世之大儒,點到為止。盧植想通一切,這便釋懷。美酒美食,就著窗外晚風稻浪,人生快意,莫過如此。

    “難怪賢弟樂不思歸。如此人間仙境,愚兄怕也不想歸家了。”崔尚書手書的‘樂不思歸’仍高懸西闕下。

    盧植笑道:“兄長便留下又有何妨。”

    “如此,愚兄便小住數日,看看這世人皆讚的樓桑。”

    崔寔到訪的消息,劉備隔天方知。這便急忙趕往校館後院精舍,登門拜見。見崔尚書氣色紅潤,精神矍鑠。這才放下心來。諸如寒痹這樣的慢性病,最是磨人。年邁氣衰,經不起病痛折磨而一命嗚呼者,大有人在。磁墊對寒痹有奇效。崔寔並無大疾,寒痹症消,身體自然康健。健步如飛還差點。舉止如常,行動自如,卻摻不得半點假。

    前次有大儒劉寵小住,成了校館的三師之一。如今崔寔又來,估計也不會走。

    想到這裏,劉備幡然醒悟。恩師盧植怕是要出仕了。

    劉備心裏,早有準備。

    不然,後來恩師也不會去平定黃巾之亂。

    果不其然,不久後,恩師被征為秩比六百石的博士,正式步入仕途。

    然而,貌似還有一種狀況叫:辟而不就。

    恩師雖接受了博士的官職,卻並不就任。仍在校館教書育人。院中有四位鴻儒。三間館舍顯然不夠。劉備再次擴建校館,成了一棟別致的圓樓。類似後世的客家土樓。取名:學壇。又稱樓桑學壇。

    四位鴻儒同時開門授課,天下震動,一時無兩。

    按母親的話說,此乃樓桑文膽。不容有失。

    劉備這便加派人手,日夜換防。好在是圓樓,抱元守缺,進出隻有一門。再加樓外有高牆望樓,門外立雙闕。一般蟊賊插翅難飛。

    崔寔善政論典籍。號稱通儒。所授多是為政治民之術。深得遊學士人推崇。所謂‘通儒’者,《後漢書·杜林傳》:“博洽多聞,時稱通儒。”指通曉古今、學識淵博的大儒。

    從弟子的年齡上說,盧植門生最小,劉寵門生稍大,崔寔門生更大,陳寔門生最老。

    所學也各有不同,樓桑老幼皆可就學。

    北地豪強大族皆托人投帖劉備,想族中子弟前來樓桑就學。信中千恩萬謝,並奉上足量學資。更有甚者,遼東田韶竟捐資數百萬,以求其子能入學樓桑!

    這,似乎是一門生意啊。

    收錢收到手軟的劉備,很是慚愧。

    也無怪劉備慚愧。樓桑學壇所收學資,甚至超過了寢墊!一個豪門子弟的學資,以百萬計。隻需收十名,就是千萬錢!樓桑最次的麻墊,不過千錢。需賣一萬張,才能抵上十人學費!

    問過恩師,如此是否不公平。

    恩師反問道:千萬錢能資助多少寒門庶子?

    劉備恍然醒悟。

    恩師又言:豪門寒門,皆是百姓。若豪門越豪,寒門越寒,乃政之失。寒門亦能出貴子,方是為君之道。

    劉備字字銘記在心。

    42737/26159207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