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94 熨鬥直衣(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336更新時間:2019-06-30 03:03:02

    ‘熨鬥’一詞,一是取象征北鬥之意,二是熨鬥的外形如‘鬥’。熨衣前,將燒紅木炭放在熨鬥裏,待底部發燙,便可去熨燙衣料。因多是青銅質地,所以熨鬥又叫‘火鬥’、‘燙鬥’、‘金鬥’,也有把熨鬥叫做‘北鬥’、‘樵鬥’。

    青銅熨鬥多用來熨燙絲織物。此時隻有王公貴族家才會有大量絲衣,普通百姓都是粗布麻衣,用不上熨鬥。

    母親時不時拿出的青銅器,讓劉備很是神奇。話說這些祖上傳下來的青銅破爛,不都被母親典當掉了嗎?

    這便問過母親。

    母親笑道,老宅屋舍眾多,堆滿舊物。先前雜草叢生,門房坍塌。不常去的犄角旮旯,總有些遺存。

    這個解釋……

    劉備想了想,很合理啊。

    如此想來。炭火熨鬥和蒸汽熨鬥的距離,也不是很遙遠啊。

    劉備覺得,之所以美人願入侯門,或許是因能穿彩衣。這個時代,一切用度都與等級掛鉤。普通齊民身上的衣服,甚至不能染色。白衣、白身,便時指此。後來放寬,也不過隻許染成青色。

    諸如黑、紅,這樣的高級色彩,甚至隻有王公貴族才能配享。

    能在草廬中用黑漆木碗宴客,最低也是士人!

    齊民多配陶碗,或用青瓷。故而邑中食器酒具,多為耿氏青瓷。

    逾製這種事,可大可小。加之大廈將傾,禮樂崩壞。多半民不舉,官不究。隻怕有人故意構陷。一旦追究起來,那可都是夷三族的大罪。

    所以往來豪商皆穿青衫。至於貼身的褻衣,又豈會為外人所見。

    甚至權傾朝野的宦官們,也頗為忌憚。

    史書有載,因靈帝常登永安侯台。宦官怕各自逾製在城中建起的高樓被天子所見,就誆騙說,天子不應登高。靈帝深信不疑。從此不再登亭台樓閣。自然也就不會看見宦官們在洛陽城中逾製修造的豪宅了。

    不能出遊,隻能靠書信往來。

    好在郵驛就在設在邑中。劉備的書信自是優先送達。比從前不知快了多少。

    前些日子劉備收到了華縣獄掾臧戒的一封手書。

    聽聞劉備複爵,臧戒頗為高興。又說了成為獄掾後的一些瑣事,與上官不合等等。劉備把他當朋友。既是朋友,無論身份如何轉變,情誼始終不變。劉備便把身邊諸事,撿有趣的寫在信中。並邀他再來樓桑一聚。

    士異的兄長士燮,也從洛陽寄來手書。說了些帝都的情況。信上說,恰逢京師大水,有人在宮中朱雀闕上手書:“天下大亂,曹節、王甫幽禁太後,公卿皆屍祿,無有忠言者。”

    宦官竟敢幽禁太後?

    我大漢朝為何總在外戚和宦官之間,爭鬥不休。

    士燮追隨禦史劉陶,遠赴洛陽。信中所言,必定不虛。

    除了臧戒和士燮,廷尉崔烈也寫信來問恩師盧植諸事。並詢問劉備,恩師是否通曉軍事。

    劉備歎了口氣。這是要啟用恩師平亂了吧。

    去年冬,鮮卑寇並州。

    鮮卑屢寇邊疆,不知戰況如何。

    外患未滅,內憂四起。望著窗外大雨,劉備忽生出一絲風雨飄搖之感。

    42737/26159218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