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122 溫室藥圃(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538更新時間:2019-06-30 03:03:12

    嗯,剪羊毛!

    據說草原羊一年可剪毛兩次。成年公羊平均能得羊毛四斤。成年母羊平均得羊毛三斤。毛皮亦是製裘的好原料。

    羊毛的紡織和麻布織錦有區別嗎?

    何不試試看。

    劉備這便對烏蓮說道:可也。且把羊毛也留下。

    烏蓮大喜:一言為定。

    這便遣人送書給王兄烏延,讓他多多收攏羊皮,隨船販運到樓桑。

    相處日久,劉備發現。這個時候的烏桓,真不把自己當胡人。而是理所應當的大漢子民。這讓劉備深感意外。烏蓮的日常表現,讓劉備對身處的這個千瘡百孔,風雨飄搖的帝國,生出了一絲難以名狀的驕傲。

    曾幾何時,四夷以漢化為傲。

    可不和後世我華夏子民,爭相去做外國人類似?

    漢化若能一直持續下去。世界又該當如何?

    買了些上好的果禮,由耿雍和崔鈞陪著,去義舍醫館看望日漸好轉的管父。

    少君侯輕財重義,有孟嚐之風。管父遠在北海,亦頗有耳聞。今能活命,多虧少君侯仗義援手。還時常來看,執晚輩之禮。皆因管寧與盧植同為陳廷尉的著錄弟子。論輩分,劉備非但要稱管寧師叔,亦要稱管父為師叔公。

    管父甚喜劉備。

    常在管寧麵前提及。

    言,少君侯有英主之姿。

    管寧皆靜聽不語。

    大儒陳寔,正春風得意。

    名士間,鬥而不破。樓桑學壇,盧植先到。又是劉備恩師。占盡天時地利。今有北海一龍三人齊齊拜入門下。皆青年才俊,治世良才。門下文風鼎盛,焉能不喜。

    論壇舌戰,更是所向披靡。崔寔、劉寵、盧植門內,皆不是對手。

    論壇居內。被學壇圓樓,圈在正中。每當論壇開戰,樓上學子們便紛紛衝出校舍,擠在欄杆邊觀戰。雖不學演武場賣票,可有公孫瓚和田韶幼子田驊在,又怎麽能少了“戲而取人財”的博戲?時人鬥雞走狗,賭博盛行。學子們又豈能例外。‘博弈’亦是博戲。這便紛紛押注。據說,近幾日公孫瓚輸的尤其慘。

    也是。北海一龍投入陳寔門下,這‘博論’還有什麽懸念?一邊倒的押北海一龍贏啊!

    所謂‘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輸一場兩場,尚能保持涵養。如今屢戰屢敗,輸的隻剩犢鼻褌(牛鼻褲衩),誰還能忍!

    北海一龍是吧。等著!

    置舍書信陡增。可忙壞了一眾刺奸、置吏和崔鈞。

    細細查驗不禁莞爾。

    輸紅眼的學子們,這是要去搬救兵!

    誰還沒有三五好友,親朋故交?於是乎,涿縣官道上車馬疾馳,皆奔樓桑而來!

    結果,亦是慘敗!

    北海一龍名聲大噪,一時無兩。

    甚至都驚動了劉備。

    ‘博論’之所以叫‘博論’,而不是‘博辯’或‘舌戰’。正是因為,此乃樓桑學壇。隻聽說‘坐而論道’,可曾聽過‘坐而辯道’?因而用‘論’不用‘辯’。

    既然論的是道。便在學術範疇。北海一龍引經據典,妙語連珠。且精力充沛,才思敏捷。久戰不疲,思路清晰縝密,全無破綻。與之爭論,年少,見識不能敵;年老,精力不相濟;年富力強者,學識又不及。

    如之奈何!

    42737/26159246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