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159 無當飛軍(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536更新時間:2019-06-30 03:03:23

    入城時,人山人海。郡中父老皆立在自家門前,指指點點。

    劉備臉上無喜無悲。將一幹人等交由陶縣令,押入大牢。劉備拜見恩師,便引軍回營。

    見昨日還耀武揚威的黃穰一門,盡被拘捕。城中大戶皆心有戚戚。這便托人來向陶縣令說項。又密發加急書文,往來朝廷和世家之間。替黃穰求情。

    翌日,恩師便接到舊日同窗的手書,求他法外開恩。

    然而,卻無人敢來劉備當麵。

    少君侯與黃穰的堂前對話,也漸被人悉知。

    所有人都清楚。少君侯此話,乃是代天子所問。

    想那黃穰,豪宅廣廈,良田千傾,家仆萬人。富貴榮華皆是漢庭所賜。錦衣玉食,窮奢極侈還不夠,竟行謀逆!

    少君侯乃漢室宗親。謀逆之罪乃心頭第一大忌,如何能赦。

    恩師說:可夷三族。

    劉備點頭道:老母、幼子可特赦。

    恩師搖頭:老母、幼子,皆在三族之內。如何能赦?

    見劉備心有不忍,恩師這便說道:殺黃穰一家,可令天下膽肥者,懸崖勒馬,不輕言逆反。便將少去多少兵禍。若能如此。殺人,便是救人。

    劉備長出一口氣:好。

    立在旁側的陶縣令,本以為劉備會說‘一切全憑恩師做主’。不料卻獨獨說了個‘好’字。

    誅賊不假人手。少君侯磊落!

    恩師將案情整理上報。六百裏加急敕令,很快便到。

    對於謀反,曆代朝廷皆列為頭等重罪。

    漢《二年律令·賊律》第一條:“以城邑亭障反,降諸侯,及守乘城亭障,諸侯人來攻盜,不堅守而棄去之若降之,及謀反者,皆腰斬。”《晉書·刑法誌》:“至於謀反大逆,臨時捕之,或汙瀦(即汙池),或梟葅,夷其三族。”

    夷三族者:“父族、母族及妻族”。

    擇其日,黃氏一門千餘口,盡殺於市口。

    一時血流成河,腥臭撲鼻。

    蠻族渠帥卻一個未殺,全部放走。先前在九江郡,造反蠻帥盡被梟首。如今為何全都放走?

    陶縣令來問。

    恩師答曰:此時不同往日。先時,渠帥皆是主謀。而今之主謀乃是黃穰,且檄文發出,渠帥盡數歸案,罪減一等。故而山蠻皆以從犯論處。

    陶縣令這便醒悟。

    黃氏一族巧取豪奪,侵占他人良田,被逐一返還。逼人簽訂的賣身劵書,盡皆作廢。家奴編入齊民。重見天日。父母兄弟,皆抱作一團,喜極而泣。後有民眾扶老攜幼,趕到市口爭食黃穰血肉。以解心頭大恨。

    場麵實在驚悚。

    所有人捫心自問。若無大仇,父老鄉親又豈能如野獸般生啖人肉!

    陶縣令再發文造冊。

    郡中豪族紛紛將家中奴仆、宅院、田畝,如實相報。不敢隱瞞。又令與佃戶簽訂租田劵書,不得多占。

    山蠻渠帥返回部落,深感恩師秉公明斷,少君侯不殺之恩。獻上皮毛牛羊無數。還有青壯千人。牛羊皆分與歸籍齊民,助其生產。山蠻青壯,悍勇能戰。善使弓弩飛鏢,翻山越嶺,如履平地。可堪大用。劉備甚喜,編入周泰、蔣欽陣中,與宿賊合並成‘無當飛軍’。

    42737/26159283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