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32 循路而進(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304更新時間:2019-06-30 03:03:32

    三郡烏桓有四部。遼東烏桓鞭長莫及。遼西烏桓王丘力居,與遼西太守趙苞一同發兵策應。上穀烏桓王難樓,必與護烏桓校尉夏育一起兵發高柳。剩下右北平烏桓王烏延,無人問津。實力羸弱自然是最大原因。

    若劉備自請北上,不花朝廷軍資,再有左豐從旁進言,或許能成。

    此事不宜宣揚。若訴諸於朝堂,別說劉備自請,便是此次北伐也斷難成行。

    事實也是如此。正是身邊中常侍不停進言,剛剛元服的皇帝這才力排眾議,出兵北伐。

    趁其病,要其命。時機自然正好。隻可惜鮮卑一統,實力冠絕一時,最後大敗而歸。

    護烏桓校尉夏育,破鮮卑中郎將田晏、匈奴中郎將臧旻,久經沙場,皆稱良將。若非鮮卑實力強橫,斷不會大敗而歸。

    半月後,徐榮返回。帶回左豐手書。言,定讓少君侯如願。又說待事成,莫忘保舉之義。

    字裏行間,頗多自信。貌似朝廷或者說禁中,對此次北伐甚有信心。先有中常侍王甫極力撮合。後有中常侍趙忠,薦從弟趙苞為遼西太守,分潤北伐之功。如今北伐還未成行,左豐便開始邀功。

    也不知這些不懂軍事的內臣,何來必勝之心。

    也難怪我家皇帝陛下會罔顧群臣諫言,出兵北伐。顯然是受內臣們鼓惑了啊……

    此去若能一擊命中,鮮卑必亂。可保漢庭數十年邊關太平。待滅黃巾,安流民,休養生息,再發兵北上,盡收前漢失地!

    即便不成,劉備也要為大漢精騎留些種子。變大敗為小敗,小敗化不敗。若能不勝不敗,亦是有功於社稷。

    北伐之事,隻有心腹家臣方知。邑中一切如常。

    蝗災過後,農人們開始育秧。督亢城三千座幹欄重樓,立春前便已完工。淮泗山民皆搬入新居。壯漢健婦喜氣洋洋,紛紛下到水澤,築壩舀水,開辟新田。圍繞督亢城,陂渠水網,阡陌縱橫。秧田如棋盤,蔚為壯觀。

    溝渠內屜舟往來,運送秧苗,準備插秧。

    除去鋪路通渠,大部分熟練工匠皆乘車輪舟,奔赴酈城。酈城大建速度再加倍。無需數年之久。再過一年多,便可完工。

    今夏七州蝗災,秋糧絕收。周圍受災鄉民拖家帶口,陸續向臨鄉遷徙。劉備防微杜漸,未雨綢繆。決定把大利城的督造,提上日程。

    酈亭溝水‘又西南轉,曆大利亭南,入巨馬水’。

    濡水‘又東南流於容城縣西北、大利亭東南合易水。而注巨馬水也。故地理誌曰:易水至範陽入濡。又曰:濡水合渠。許愼曰:濡水合淶’。濡水與易水,在大利亭東南合並注入巨馬水。巨馬水,便是淶水。

    大利亭,被南北向的酈亭溝水,東西向的南巨馬水,以及東南流的濡水所包夾。在大利亭十裏之內,劉備準備擇一居中之地,築造大利城。

    42737/26159316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