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37 兵發北進(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4886更新時間:2019-06-30 03:03:34

    盧龍塞位於徐無山麓的最東,坐落於兩山之間。左側梅山,右側雲山。

    漢代遼西通往中原的故道,共有四條。既盧龍塞道、無終道、平岡道、傍海道。早在西漢時,從廣陽郡治:薊,至右北平郡治:平岡,便有一條途經盧龍塞的大路,稱盧龍塞道。

    如今右北平隻剩四縣。郡治平岡位於長城之外,已廢棄多年。劉備也無需前往平岡。隻需抵達白檀便可。

    烏延先前派出的精騎回報。說盧龍塞中有一隊鮮卑駐紮。貌似被廢棄多年的盧龍塞,已成為鮮卑南下的隘口。

    盧龍塞周圍是一片低山丘陵。由南向北,卻陡然升高。地形突兀,交通困難。濡水衝刷的穀道,便成為南北往來的天然孔徑。關口左右高崖對峙,地形險要。由此出關,折東白狼水(大淩河)流域,北上通潢水(西遼河)上遊及蒙古高原東部,向西南經徐元、俊靡二縣可至右北平。

    如此咽喉要地,我朝卻其棄之不用。究其原因,還是實力不夠。被百餘年的羌亂所累,朝廷全力西顧。北方領土,尤其是長城之外的前漢舊地,已無力光複。

    右北平郡隻剩四縣便是明證。

    大軍在山中紮營。劉備派出繡衣吏,借夜色掩護,殺盡盧龍塞內鮮卑遊騎。隻留下兩個頭領,以供審問。

    沒有什麽有用的信息。兩人皆說,南下抄掠右北平的小股遊騎,多是相熟,故而結伴而行。並無三部大人派遣。因時常南下,所得頗豐,這便將廢棄已久的盧龍塞清理暫住。作為輜重轉運,南下歇腳的前哨。

    劉備又問,最近可有大股鮮卑從此南下。

    頭領皆搖頭。反問劉備,隻有“微徑可從”的盧龍塞道,如何能通行大軍。

    劉備笑著揮手,身後繡衣吏手起刀落,將二人斬殺。

    盧龍塞,乃是前漢邊關重地。設施完善。除烽燧、亭障外,在長城內外還修築大批屯戍城。從先秦到前漢,長城防禦向縱深發展,形成連綿的防禦體係。利用地勢修築長城牆體,並沿長城修築了大量的城、障、亭、燧等相關防禦設施,共同構建起比單一牆體更為完整堅固的禦敵工事。彼時稱之為:“用險製塞”。

    盧龍塞便依險而建。

    塞體皆就地取山石築造。經曆兩百年風雨,雖設施大多毀壞,可牆體依舊堅固。隻需略做修整,便可使用。戰事剛起,劉備還有時間。先命精通胡語的白卓和烏桓,假扮鮮卑遊騎,先行出塞。馬不停蹄,奔赴白檀。又傳令隨軍工匠,整修加固盧龍塞。附近烽燧、亭障也一並修複。

    兩百年無漢人問津的要塞。四周山野林密。許多百年巨木正堪大用。

    倒架不倒牆的石堡,修複起來,並不困難。

    人手充足,工具齊備。不出數日,便見成效。

    十日後,第一批輜重已從平波水砦安全運到。留下魏襲率二十繡衣吏,三百弓弩手,兩百長槍兵鎮守盧龍塞。劉備率大軍再次開拔,前往白檀縣。

    42737/26159321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