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55 馬踏聯營(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234更新時間:2019-06-30 03:03:39

    劉備不敢怠慢,依次回禮。

    見劉備少年竟未及冠。護烏桓校尉夏育,破鮮卑中郎將田晏、匈奴中郎將臧旻頗多感歎。

    自古英雄出少年。

    短短十數日,三人境遇可謂潮生潮落,跌宕起伏。奉詔出關兩月,被鮮卑三部領著在陰山南北來回繞圈,轉戰千裏卻不見王庭蹤跡。戰事日久,軍心漸疲。無論行軍、紮營,皆有鮮卑精騎騷擾挑釁。提兵出戰,卻逃之夭夭。引兵去追,又屢遭伏擊。日夜不得安生。人困馬乏,敗相已生。鮮卑亦埋伏大軍,正要四麵齊出一舉擊破漢軍。卻不料連夜退兵,不見蹤跡。

    三人驚疑不定。正準備咬牙撤回關內。卻有數騎直闖大營,說要見漢軍主帥。

    聽完為首那名少年的述說,饒是三位沙場宿將,亦瞠目結舌。臨鄉侯劉備,竟自領部曲並右北平烏桓八百突騎,從盧龍塞出關,占據白檀舊城。夜襲王庭,斬殺大單於獨子,俘虜大閼氏。引鮮卑十萬大軍,圍攻孤城!

    愣了半晌,才六神歸位。急忙取圖來看,頓時心領神會!

    趁鮮卑全力攻城,首尾不能相顧。三路漢軍背後一擊,大事定矣。

    最關鍵。大軍兵分三路,出關兩月,轉戰千裏,麾下頗有死傷。空耗糧草,別無寸功不說,還險遭大敗。若就此退兵,朝堂之上又該如何交差?若不能勝,立下的軍令狀又該如何交待?

    全家老小,一門性命。輾轉反側,夜不能寐。隻是想想,便已遍體生寒。

    思前想後,唯有放手一搏。又細細檢驗劉備手書,大漢臨鄉侯、胡騎校尉兵符印鑒。確認無誤,三人這便打定主意。正如劉備信中所說,千秋功績,在此一舉!

    護烏桓校尉夏育,破鮮卑中郎將田晏、匈奴中郎將臧旻,皆沙場宿將。得知鮮卑大軍正圍攻白檀舊城。混亂局勢立刻一清二楚。日夜騷擾的皆是鮮卑所布疑兵。隻為牽製三路大軍並無多少戰力。三人一戰破敵,直奔白檀城。日夜兼程。用最短的時間,趕到戰場。

    此時的大漢精騎,兵甲齊備,堪稱虎賁。饒是盛極一時的鮮卑亦不敢正麵接戰,避其鋒芒,乃行遊擊戰術。若正麵相碰。曹操北征烏桓,白狼山之戰,便是例證!

    麵對數倍於己的烏桓大軍,張遼率“虎豹騎”,以少勝多。一舉鑿穿敵陣,陣斬遼西烏桓王蹋頓。烏桓群龍無首,被殺的七零八落,“死者被野”。

    麵對精銳虎豹騎,主力盡出的三郡烏桓卻全麵崩潰。此戰斬蹋頓及名王以下十餘人,俘虜二十餘萬。

    足見漢軍兵甲之利,勇武無匹。

    環顧宇內,時下多是些蠅營狗苟,暗行不端之鼠輩。四夷中,還無有人敢明犯強漢。

    “國恒以弱滅,而漢獨以強亡”。

    少君侯與起於微末,興前後兩漢四百年的兩位先祖一樣,有一股天生的痞氣。

    沒錯。

    我大漢朝就是有一股源自市井,磨礪江湖,雄踞四海,睥睨天下的痞氣。

    一漢當五胡(一個漢人的戰力大於五個胡人)。又豈是說說而已。

    42737/26159339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