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62 赤麂皮尉(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370更新時間:2019-06-30 03:03:41

    小歲這天要謝師。於是大擺筵席。恩師開春便要遠赴洛陽,去東觀校勘經籍。門下弟子除了出仕劉備,或轉投另外三位大儒。便如公孫瓚這般,出仕郡縣。據說,家中已為他討了個縣中小吏的差事。起步雖低,卻也算是正式入了仕途。

    劉備雖晚上受業,卻與門內師弟相處融洽,走動頗多。如今勞燕分飛,各奔西東。頗多感懷。同門紛紛來敬,這便多喝了幾杯。不覺已微醺。放下空杯,抬頭卻見公孫瓚不知何時竟淚流滿麵。

    白馬公孫,也是性情中人。

    再後來。說什麽已記不清了。見眾人已忘形,幾位大儒這便罷了酒宴。將眾學子遣散。公孫瓚還吵著要去胡姬酒肆一醉方休。卻被大兄和陳逸合力架回了宿館。

    公孫瓚走時,誰也沒見。

    隻留書一封,讓田驊投到了劉備府前。寥寥數句,卻筆筆滿含情意。數年前及冠,恩師為他取表字:伯圭。伯,乃排行。圭,古玉器也。劉備卻從未稱呼他表字。正如蘇雙還經常會直呼劉備其名一樣。

    少時好友,皆已長大。劉備不勝唏噓。

    恩師一家要等來年開春,雪化路開,才趕往洛陽。還有些時日。這便悉心安排諸事。一身所學,已傾囊相授。往後隻能靠自己自行參悟。歸來日久,劉備漸漸靜下心來。複歸到往日的平靜生活。空閑時,亦會回想北伐諸事。那些沒來及理順的細枝末節,皆被他連成線。

    尤其是關於檀石槐的諸事。

    劉備覺得,‘城中缺箭’,從始至終,鮮卑大單於也未全信。故而他做了兩全準備:攻和逃。

    有道是戰必勝,攻必取。為了督促麾下全力攻城。聽事後被俘的部落大人言,大單於割腕起誓,攻入城中殺劉備者,便是下任大單於。於是三部大人同仇敵愾,不顧生死,搏命攻城。然,若能勝,三部鮮卑亦是慘勝。劉備麾下皆虎賁,又豈能引頸受戮。城破必是一場血戰。亂戰之中,誰又能獨占其功?如楚霸王舊事。屍身必被爭奪,眾人各執殘肢。那時,再行二桃殺三士諸如此類。鮮卑大單於之位,亦不會輪到三部大人。

    若全力以赴,仍不能勝。便逃。

    逃,自當狼奔豕突,遠遁千裏。

    如何才能安穩脫逃?

    三部鮮卑血戰攻城時,自是最好時機。見事不可為,故而代之以替身端坐王座,真身則金蟬脫殼,遠遁而走。血戰之後,鮮卑三部皆損失慘重。便想爭大單於之位,亦有心無力。唯有再次聚攏到檀石槐身邊,抱團取暖,壯大聲勢。護檀石槐北上高車借兵。

    無論戰或逃。檀石槐皆穩如泰山。

    逐草而居的部落,並無國家概念。麾下百姓,亦全靠抄掠。至於國土,更是無足輕重。草原大漠,廣闊無垠。不過是牧場而已。

    檀石槐看中的,唯有他自己。

    正如他把大閼氏棄在城中。還有那句‘即是你搶去,我自當奪回。’

    劉備如今才明白其深意。

    鮮卑遊牧,本就搶來搶去。搶不回,那就搶不回。並無所謂。不過如牛馬群羊而已。

    42737/26159346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