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72 雌雞化雄(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128更新時間:2019-06-30 03:03:44

    史稱“鴻都門事件”。

    熹平六年(公元177年),靈帝下詔自責,並令群臣各自陳說應對措施。卻應者寥寥。

    特詔問蔡邕:“近來災異頻發,不知是何罪咎引起。朝廷焦急,朕心裏也害怕。訪問群公卿士,想聽到一些忠言,他們都守口如瓶,不肯盡心。因你經學深厚,所以朕特地來問。你應闡明得失,指出為政要點。不要唯唯否否,或者懷疑恐懼。全按經述對答,為保密,可用皂囊封上。”

    於是議郎蔡邕上書《陳政要七事疏》,直言政事。

    今年初,災異更是頻發。先是蠻反,跟著地震。

    夏季,四月丙辰(初七),又地震。

    侍中寺,雌雞化為雄。

    朝堂之上,一片嘩然。本以為北伐成功,乃是上天庇佑,祖宗顯靈。正當大赦天下,普天同慶才對。為何上天卻在此時示警?

    消息傳到臨鄉時,劉備正忙於插秧。

    為何上天示警,劉備心知肚明。內憂外患。外患雖暫時消解,內憂卻漸成漢室生死大敵。天平道趁去年七州蝗,大肆擴張。傳聞,許多百姓,甚至官吏,皆開始信奉太平道。

    對於那位從未蒙麵的張教主,劉備向來報之以十二分的警惕。密令繡衣吏,刺奸、賊捕,嚴加監視轄地內一切宗教活動。防患於未然。捫心自問。以現在的實力來說,種田養士,是唯一對抗太平道的途徑。生有所養,病有所醫。吃飽穿暖,誰又願意去提著腦袋謀反。

    這季百萬畝水田稻作,插秧頗費勞力工時。酈城、督亢二城,周圍已辟滿新田。再強行圩田,太過路遠。便是乘舟,往來亦不便。兩位家丞說,想圩滿臨鄉三百萬畝水田,怕還要再建三座城邑。

    “督亢水又南,謂之白溝水,南逕廣陽亭西,而南合枝溝。溝水西受巨馬河,東出為枝溝,又東注白溝,白溝又南入於巨馬河。”

    或可選一地,新建廣陽城。為與廣陽郡廣陽縣區別,取名:南廣陽城。

    “巨馬河又東南逕益昌縣,濩澱水右注之,水上承護陂於臨鄉縣故城西,東南逕臨鄉城南。”

    再督造大利、南廣陽、臨鄉,三座城邑,三百萬畝水田,才算均攤完畢。

    督亢之後,劉備便想要先著手重建都邑,臨鄉城。拱衛封邑東南界。

    臨鄉城垣猶在,雖泡在水中,多殘缺不全。好在根基堅固,重修不難。隻需先封閉四門。將城內積水排出,曬幹地麵,便可建樓。城外水澤先不管。正好借助水勢,將諸材泛舟運來。待把城池建好。再行圩田。事半而功倍。

    既是都邑,自然要修的氣派。諸侯伴宮自然也要修建。治所、官舍,市樓、置樓,一應俱全。士農工商,皆不可少。總之,結合督造樓桑、督亢、酈城,數城之經驗,打造一座氣派宜居的都邑。

    都邑建好,臨鄉的官製體係,方才完善。

    那時,臨鄉治所、官舍,皆要搬去臨鄉。樓桑商邑的特性,勢必進一步加強。

    42737/26159356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