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97 玉色琉璃(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650更新時間:2019-06-30 03:03:52

    見他臉上故意顯露出的得意,女刺客不禁笑道:“你啊。為何總是長不大。”

    劉備笑答:“在姐姐眼裏,隻怕我永遠也長不大。”

    女刺客被他言語所感,一時神遊天外。須臾,待收拾心情,這便問道:“你要琉璃有何用?”

    劉備便將藥瓶大小的一瓶花露水,放到女刺客身前。

    嗅著溢出的芳香,女刺客伸手取來。送到鼻尖微微一嗅。這便輕輕頷首:“此又是何物?”

    見她舉手投足,全無遲疑。完全不介意瓶中是不是毒藥。劉備笑容更盛:“此物名叫百花露。能驅蚊止癢,醒腦香體。”

    女刺客旋即醒悟:“你要用琉璃瓶來裝。”

    “然也。”

    “作價幾何?”女刺客笑問。

    “瓷瓶裝花露,不過千錢。若用琉璃瓶,當賣萬錢。”

    女刺客欣然點頭:“如此,我便為小弟募集些人手。”

    “琉璃燒造諸技,能否傳授?”劉備追問。

    “有何不可?”女刺客笑答。

    劉備大喜,這便直身行禮。女刺客亦回禮。談完正事,劉備盛情挽留她小住數日。

    女刺客卻來去匆匆。隻問劉備要走了連機衝的圖紙,便告辭離開。

    不久,幾位仙風道骨的方士,一路風塵抵達邑中。傳授古法琉璃的燒造技藝。除去侯府良匠,劉備命耿氏製陶匠亦從旁學習。

    又不久,第一批琉璃瓶便試燒成功。

    技藝不難。關鍵是要有人領進門。劉備不知道的是,自己用來裝花露水的小瓶子,後世多被用來裝高僧舍利。稱舍利瓶。

    賣相固然重要,名字亦要傳神。花露太過普通。

    母親試過,不禁笑道:“何不叫香露?”

    劉備撫掌稱讚:“大善!”

    琉璃香露一出,立刻風靡西林。乃因,西林邑中北地貴公子眾多。整日進出馬間,與賽馬為伍。難免沾染異味。一瓶香露在手,提神醒腦,神清氣爽。如何能不大愛。

    不過是一枚金餅而已。這便爭相搶購,以絲線懸於胸前。光華流轉,芬芳四溢。說不出的情趣盎然。

    “翩翩濁世之佳公子也。”

    琉璃香露一瓶萬錢。鎏金香露一瓶千錢。青瓷香露一瓶百錢。香味也有所區別。青瓷香露用百花調香。鎏金銀瓶花露摻入麝香。琉璃花露摻入西域秘香——沙棗花露。

    香水最早記載,見於五代。南唐張泌《妝樓記》:“周顯德五年(公元958年),昆明國獻薔薇水十五瓶,雲得自西域,以灑衣,衣敝而香不滅。”

    香體並不稀奇。

    早在先秦,時人便已用植物香體。

    “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使用江離和辟芷,幽香覆體,可以辟穢。除了佩戴香囊,也有直接食用香品的記載。屈原《九歌·東皇太一》:“蕙肴蒸兮蘭藉,奠桂酒兮椒漿。”將蕙草、蘭葉、桂皮、椒葉四種芳香物,或拌食,或搗漿飲用。

    香料大量進入中原,是在漢代。

    張騫出使大月氏,打通絲綢之路,大量西域香料得以進入中原。

    唐朝佛教盛行。域外香料大量輸入。西域貢香,風靡宮中,從皇後到嬪妃,無不囤香居奇。女人受寵,體香為貴。唐宋以後流行食香,嬪妃爭相食用花露,以達遍體芳香的目的。梳妝、美容、沐浴、食用。

    無所不用其極。

    42737/26159381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