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119 妻婦之禮(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226更新時間:2019-06-30 03:03:58

    此俗起源於漢朝。《事物原始》:“李夫人初至,帝迎入帳中共坐,歡飲之後,預戒宮人遙撒五色同心花果,帝與夫人以衣裾盛之,雲得果多,得子多也。”將五色果撒向帳中,帳中的武帝與夫人以衣裾接往懷中,其意便在於感應五色果的生殖力量,得以早生貴子。

    接著要行送贄禮。新夫前往新婦家迎親時,手上捧著一尊銅雁即贄禮,以送給新婦父母,表示今後對新婦誠信、尊重。

    醮子禮。新婦迎娶回來後,新夫父母正襟危坐,新夫向父母行拜禮。父親賜酒,新夫接受賜酒一飲而盡。父親還得向子說一些喜慶的話,才算結束醮子禮。

    交拜禮。夫妻交拜,普通齊民在青廬(飾青幔的屋子)內舉行,劉備乃是列候,故而多用玄紅二色。

    同牢禮。《昏義》說:“共牢而食、合巹而飲,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幾案上設三品葷菜,這些葷菜即稱為“牢”。新婚夫婦席前,擺著主食黍和稷及一些調味品,但葷菜僅有一份,放在兩人的飯菜之間,供夫婦一起食用,稱為“共牢而食”。

    合巹禮。古人飯後要“酳(yìn)”,就是以酒漱口,既為清潔口腔,亦有安食作用。“酳”有三次,稱“三酳”。婚禮中三酳的酒器,前兩次用爵,最後一次用巹。所謂巹,就是將匏對剖而成的瓢。新婚夫婦各執一片而飲,稱為“合巹而飲”。同用一個葫蘆喝酒,然後交換。葫蘆苦澀,盛酒甘甜,意為夫妻二人從此同甘共苦。

    結發禮。即是把新夫新婦的頭發各剪下一縷包在紅色錦囊裏,即意味兩人從此是夫妻。蘇武有詩雲:“結發為夫妻,恩愛兩不疑。”此乃“結發夫妻”的由來。

    一夜醒來,便是成婦之禮。

    婦見舅姑。時下,主婦稱公公為“舅”,稱婆婆為“姑”。成婚後的第二天清晨,新婦早起、沐浴,端著盛有棗、栗和腶修(搗碎加以薑桂的幹肉)的竹器到公婆寢門外等待。“棗”取早起之意,“栗”取顫栗之意,“腶修”取振作之意。

    婦饋舅姑。新婦親自侍奉公婆進食,待二老食畢,新婦要象征性地吃公婆的餘食以示恭孝。另有一說,“婦饋舅姑”指新婦過門後第三天,就要下廚燒飯做菜,以饋舅姑,以示自此後主持中饋,以盡孝道。

    舅姑醴婦。公婆為新婦安食漱口,並以“一獻之禮”酬新婦,以示長輩的關懷。

    廟見成婦。婚後三個月,夫家擇一日,率新婦至宗廟祭告祖先,以示該婦從此正式成為夫家成員。

    公孫氏身世飄零,孤苦無依。自幼隨女道山中學劍。劉備問清廟宇所在,這便遣宗人去請。不料山中古寺早已荒廢。人去樓空。宗人在堂前留下劉備手書,這便返回。

    聽聞公孫氏無家,老族長說可托四位學壇大儒,收為義女。

    公孫氏卻搖頭。

    母親深知其性情,這便替公孫氏婉拒。

    來問劉備。劉備卻笑道:天下公孫皆一家。且傳我話,就說,隻需是公孫,便來喝一杯喜酒。

    好個‘天下公孫皆一家’。

    少君侯名動北地。行事頗多俠氣。此言一出,附近有姓公孫者,皆遣家人向樓桑而來。

    42737/26159403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