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127 三麵合圍(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4736更新時間:2019-06-30 03:04:01

    “骨進,烏丸之王也。幼時力過於人,所部皆懼。漢末率部大入邊,掠牛馬、財物甚眾。”

    以骨進為韓城侯,封邑在韓城,又稱韓侯城。距方城縣東南約七十裏。距臨鄉城約六十五裏。“今涿郡方城縣有韓侯城,世謂之寒號城,非也。”

    且常道、韓城二地,皆在聖水沿岸。

    “聖水又東,導源東南流,右注白祀水,亂流東南徑常道城西,又東南入聖水。聖水又東南徑韓城東。又東過安次縣南,東入於海。”

    聖水和巨馬水,以八丈溝水相匯。八丈溝水交聖水於安次縣東,交巨馬水於益昌城東。

    “(巨馬水)又東,八丈溝水注之,水出安次縣東北平地,東南逕安次城東。”

    換句話說,位於聖水沿岸的常道、韓城二地,可經八丈溝水,直入巨馬水。舟行臨鄉各地。

    此二城正好與位於益昌下遊的東平舒城,呈三麵包圍之勢。

    雖未遵循祖製,把三個東部鮮卑歸義侯,皆封在涿郡。然卻皆在臨鄉周圍。朝廷用意不言自明。顯然是行驅虎吞狼,製衡之策。督亢澤包圍方城縣。大澤之內,皆是臨鄉封地。

    劉備的都邑臨鄉城,距方城縣城不過十裏。各自五裏官道,早被兩地官吏修繕一新。正如涿縣與樓桑。方城縣達官顯貴,休沐假期,便會乘車南下臨鄉,享受各種繁華便利。

    臨鄉侯與鄰為善。待人以誠。治下諸多產業,總能令人賓至如歸。

    常道、韓城,東平舒三城,皆是古城。年久失修,東平舒城更是毀於海侵。彌加、闕機、骨進三部大人,各率萬餘眾南下,不日便將抵達封邑。

    劉備這便命匠人打造三腳耬車,割草車,準備苜蓿良種,又令閻誌隨時待命,趕往三地,廣種苜蓿。

    因此次封賞未限戶數。故而得到消息的三地鄉民,紛紛舉家遷徙。目的地,正是廣納流民,距離最近的臨鄉。為何分封無食,劉備不得而知。想必,陛下亦聽說東部鮮卑各有部民。又怕胡漢雜居,多生爭鬥。故而分封未限戶。於是下轄鄉民皆可自由遷徙。

    劉備已令臨近諸城接納。

    對於將鮮卑歸義侯封在治下,方城縣官吏皆怨聲載道。方城縣夾在涿縣和安次縣之間。西南又被督亢大澤包圍。本就狹小。若不是並入原良鄉侯國,根本難以成縣治。如今常道、韓城二地被割出,且有數萬鮮卑胡民遷入。便隻聞風傳,二地民眾已紛紛逃難。可想而知,一旦定居此地,南下胡人又豈能與鄰近鄉民秋毫無犯。

    兩位家丞將方城官吏所憂,告知劉備。

    劉備深以為然。若無掣肘,兩地胡人必成禍亂。

    這便召來素利、成律歸二人,列席堂議,與眾家臣一同商討對策。

    42737/26159414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