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137 百無禁忌(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5486更新時間:2019-06-30 03:04:04

    結親如結盟。

    時人重諾。若非有大利或大難,斷不會輕易毀盟。

    少時,本被遣來結果劉備性命的女刺客以“天降奇才,殺之不詳”的理由,放過劉備。當時劉備不信。

    這是什麽理由!能不能不要這麽迷信!

    然而,當他生活在時下,才漸漸明白。這個理由真的很充分。

    時人相信“天人感應”。每每有災異發生,便認為是上天示警。還鄭重其事的錄入史書。可見一斑。甚至好造高樓亦是覺得“仙人好樓居”。且時人“視死如生”。生前享用的一切,皆要以陶器的方式,帶入陰間。好繼續享用。故而漢朝離我們雖遠,木質建築也早已蕩然無存。我們卻可以從漢時墓葬中出土的眾多明器,再結合傳世下來的書籍去拚湊兩千年前時人的生活景象。

    《三國誌·孫策傳》引《江表傳》:“時有道士琅邪於吉,先寓居東方,往來吳會,立精舍,燒香讀道書,製作符水以治病,吳會人多事之。”後為小霸王孫策所殺。

    再後來,小霸王被刺客襲擊不治而亡,便有傳言乃是受吉咒而死。

    這便叫“殺之不詳”。

    如前所說。以後世眼光來看,這根本就是妥妥的封建迷信。鬼才會信!

    然而,若時人皆深信不疑。便成了一種處事規則。不可不信,亦不能叫迷信。牙旗被大風摧折,都要算上一簽。且曆來有“殺降者不詳”的說法,亦可佐證。

    還是那句話,切莫以後世觀念反推先人。

    劉備也是一樣。當女刺客說“天降奇才,殺之不詳”,劉備嗤之以鼻。如今,若女刺客還這麽說,他便會信。無它,當下風氣如此。

    如何才能做到與時俱退,與古人並肩同行?

    答:找一個靠譜的說書人。

    先聽他怎麽說。若有異議,可親自求證。一連三次,若此說書人的例證都沒有錯。那就暫且相信亦無妨。重新洗一下知識庫,也算是正常的升級更新。係統不更新,如何解鎖高級技?

    比如,許多人以為漢朝無糖。靠譜的說書人就會告訴你,漢朝有糖。漢朝還有便當,漢朝還有燒烤。

    諸如此類。

    其實,說書人整日應付各種口說無憑的無端猜忌,真心好累。

    言歸正傳。

    連結兩次婚,劉備也真心好累。

    罷筵之後,先去哪屋,是個難題。

    劉備本先去烏蓮房間。想想副伏羅氏遠道而來,身世亦算曲折。我見尤憐。走到一半便又折返。剛伸手推門,一想又不對。烏蓮素來清白無心機。看似溫順,卻性烈如火。若是惱了她,結婚便真成結仇了。

    不行。還是先去尋烏蓮。

    也不對。副伏羅氏性子也是綿裏藏針。身逢大難,生怕劉備嫌棄。若不先去,心中必生間隙。算了,還是去副伏羅氏那屋……

    向來利落果斷的君侯,卻在廳中往來折返,長嗟短歎。

    再轉身,見烏蓮已立在門口。

    劉備訕訕一笑,還未開口。卻見烏蓮邁步而出,挽起他便走。“我陪你去。”

    “咕咚!”劉備不禁吞了個大大的口水。強張嘴,不覺已口涎直流:“……誰先?”

    “論大小。”

    “何物之大小?”

    “……”

    42737/26159424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