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認冷灰
24號文字
方正啟體

1.145 督亢秋成(2/2)

作者:熏香如風字數:4990更新時間:2019-06-30 03:04:07

    一歲諸穀入一千一百卅六萬七千五百卅九石三鬥七升,出卌九萬八千七百卅一石四鬥三升。

    此乃臨鄉完整的《集簿》。

    劉備治下民情:封邑規模、人口多寡,年齡分布,收支狀況,一目了然。因所有居民皆城居,故而沒有鄉一級的劃分。城外無人,閭裏也在城內,故而裏長人數也少。有路便有亭。治下各城之間的官道,共設亭四百一十二座。又因許多亭郵毀於大水,目前隻剩這麽多了。日後補足,那便要明年再另行上計了。

    吏員之所以有高達二千五十人。乃因糧倉多。一個城倉有大小官吏過百人。加上港口、市中,故而吏員眾多。

    邑民暴增一倍。其中大部分乃是流民。足見君侯開荒安民,功勞不菲。

    如此一來。隻算成人(十五以上到五十六歲)年一百二十錢的算賦,未成人(七歲至十四歲)每年二十三錢的口賦,每戶每年二百錢的戶賦。君侯就收了一億一千餘萬。剩下四千餘萬錢,乃是諸城產業,售賣名產所得。

    而三十稅一的田賦,雖隻入八十餘萬石,官田卻爆收一千餘萬石。堪稱富足。臨鄉俸祿皆折錢發放,支出的稻穀多為部曲軍糧。人吃馬嚼,一年要近五十萬石。這才萬餘兵力。且草料還不算。

    不種田,如何能維持。

    上計時,陛下所問的多半便是收支了。

    尤其是歲入穀一項,明顯與三十稅一的田賦不相等。陛下要問是何故?劉備便要答,乃因今年新辟了兩百萬畝的官田。故而入穀頗多。諸如此類。

    做賬,確實是一門大學問。

    料想,並非所有的諸侯國都如劉備這般,如實上報。如何才能將賬目做平,便要考驗上計吏員的能力。

    難怪上計如此重要。

    做所賬目,要經得起大鴻臚、禦史大夫、大司農,甚至是皇帝陛下的連番拷問啊。

    洛陽上計,好比荊軻刺秦。若是秦舞陽,一見到陛下與百官就全身發抖,走不動路,如何上殿去獻《集簿》?做了假賬,定會心虛。大鴻臚、禦史大夫、大司農,三人還未發問,便抖成篩糠。

    此《集簿》必定有詐!虛報gdp這還了得?!

    於是連番質問,不死也要脫層皮。

    故而,上計官吏非大智大勇者,不可擔任。

    如此說來,食俸與家丞等同,自然也就可以理解了。

    話說再如此想來,朝廷擺出如此隆重盛大的正月旦會,又令上計吏必須參加。顯然也有敲山震虎之意。警告各地官吏,不得少報瞞報,弄虛作假。

    此次上計,劉備要親去。事關重大,可不是說走就能走。

    即便沒有弄虛作假,兩位家丞還是嚴令上計令陳逸與屬吏,事無巨細,數次勘定,最終成稿。

    劉備對《集簿》所錄每一列文字,及其背後的眾多數據,皆要悉數掌握。不求文字華美,隻求對答如流。

    待新穀顆粒歸倉,劉備這便日日用功不提。

    42737/26159432

    。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

上一章 回目錄 標記書簽 下一章